外媒:英国“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BBC讲述战争期间和战后的轶事“被遗忘的战争” ...

2025-8-17 14:39| 发布者: 荷兰华人新闻网| 查看: 22| 评论: 0|原作者: 小林恭子|来自: 雅虎日本

摘要: 外媒:英国“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BBC讲述战争期间和战后的轶事“被遗忘的战争” 作者:小林恭子 来源:雅虎日本 英国国王查尔斯(右)和王后摆放追悼鲜花。在对日战争胜利纪念仪式上(图片:代表摄影/路透社/ ...

 

外媒:英国“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BBC讲述战争期间和战后的轶事“被遗忘的战争”

作者:小林恭子         来源:雅虎日本

 

 

英国国王查尔斯(右)和王后摆放追悼鲜花。在对日战争胜利纪念仪式上(图片:代表摄影/路透社/ aflo

 

815日“对日战胜纪念日Victory over JapanDay(简称VJ日)的英国,当天在国立纪念树木园举行了由英国退伍军人会联盟举办的“追悼服务”仪式,各媒体现场直播了仪式的情况。

 

BBC新闻从仪式开始前就通过网站时刻报道了相关新闻。上次介绍了其中的一部分,这次想看多篇报道。也有作为日本人读起来很痛苦的报道。如果能成为了解“其他国家是如何报道的”的参考,那就太好了。以下是其中的一部分摘录。

 

除此之外,还报道了原子弹爆炸体验者的故事,进入8月以后,电视和广播上播出了多个报道广岛、长崎受害和冲击的节目。

 

 ***

 

▲在太平洋战场上有36.5万英军士兵作战。

 

19455月,随着德军的投降,欧洲战线结束,但在数千英里之外的东南亚疟疾猖獗的密林中,又持续了3个月的激烈战争。”

 

根据英国退伍军人协会的资料,到1945年,有36.5万名英国士兵和150万英联邦士兵在亚太地区作战,另外还有250万名来自印度分治前军队的志愿兵,这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志愿兵。组建军队”。

 

士兵们表示“回国后几乎没有受到祖国的关注,很多人无法讲述在残酷的战场和俘虏收容所的体验。一方面因为战争结束而感到安心和喜悦,另一方面也因为牺牲的巨大而深感悲痛”。

 

▲“心被恐惧束缚”:日本占领新加坡

 

815日,昭和天皇通过广播宣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同时也意味着日本占领新加坡的终结。

 

1942年,英国殖民地新加坡向日军投降。

 

“从那天晚上开始,数万名英军和联邦军士兵及其家属被关押在樟宜监狱。监狱里挤满了据说达到收容能力16倍的人。”

 

“许多俘虏在严酷的劳动、缺乏粮食、恶劣的生活环境中受苦。他们对当地居民进行了许多暴行,包括强制劳动、酷刑和暴行,甚至有多达5万名涉嫌反日的中国男子被屠杀。

 

 ***

 

这一事件被称为“新加坡华侨肃清事件(苏钦大屠杀)”。指19422月至3月,日军占领新加坡后对华人进行的大规模屠杀。日本方面有数千人死亡,新加坡政府和研究人员估计有6万人死亡。事件给新加坡华人社会留下了深深的创伤。

 

 ***

 

▲“苏钦大屠杀发生时,唐金瓦只有14岁。”

 

“我看到(日本兵)用铁丝刺穿俘虏的胳膊,用铁丝把几个人连在一起。这是为了不让他们逃跑。之后,他们被装上卡车,被运往屠杀现场。”现年96岁的他对《海峡时报》说:

 

“当地学者出身的加里·利特也对新加坡媒体说,经历过战争的母亲生前也有类似的记忆。母亲直到2017年去世都无法忘记经历。“母亲曾这样对我说,‘每当看到日本国旗,心里就会充满恐惧’。”

 

▲亚洲如何记忆日本占领?

 

战争结束后,“日本对亚洲各地的占领虽然结束了,但其统治的黑暗记忆至今仍深深笼罩在各国的历史认识上”。

 

朝鮮半島:

 

“日本的投降标志着长达35年的朝鲜半岛占领的结束。在此期间,数千名朝鲜妇女作为‘慰安妇’沦为性奴隶,还有超过10万名朝鲜人被迫在日本的工厂和矿山从事劳动。”

 

“朝鲜和韩国都把815日庆祝为‘解放日’,纪念从日本的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韩国把这一天称为‘光复节’(恢复光明之日),鼓励悬挂国旗。”

 

中国:

 

1937年至1945年持续的中日战争是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战争之一,数百万中国市民牺牲,其中包括南京臭名昭著的大屠杀。中国将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的第二天93日定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

补充: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12月至19381月,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日军对中国军队俘虏和平民进行大规模屠杀,对平民进行强奸、抢劫、放火等暴力行为。受害者人数因研究人员和立场而异。

 

***

 

“在日本占领下的东南亚,有数百万人失去了生命。虽然没有广泛纪念815日,但与日本占领相关的日期被记住了。”

 

215日: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纪念盟军于1942年向日本投降

 

49日:菲律宾勇士日(Day of Valor)纪念二战中菲律宾士兵的勇气。

 

817日:日本投降后印度尼西亚宣布独立。但反抗荷兰的独立斗争一直持续到1949年。

 

▲婴儿当了俘虏

 

83岁的凯瑟琳坎宁女士受邀参加纪念仪式。他在BBC新闻上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坎宁11个月大的时候,和家人一起被视为“敌对外国人”。一家人被带到位于日本占领下的中国的潍县收容所。

 

***

 

补充:该集中营建立于1943年以后日军占领中国的时期。收容了欧美的传教士、教师、商人及其家属等。主要是被视为“敌性外国人”的平民,而不是英国、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国的平民军人俘虏。生活非常艰苦,缺乏粮食和药品,被迫劳动,狭小而不卫生的环境折磨着他们。

 

***

 

坎宁当时的记忆很零碎,但也有一些清晰的记忆。

 

“我记得在瓦砾中寻找生锈的钉子,因为任何东西都很珍贵。”

 

“有时会把水泼到父亲身上,觉得很有趣而笑。但是父亲非常生气。因为那是一家人一天的全部用水。”

 

1945817日,盟军空降兵部队(美军和中国军队的混合部队)降落到集中营,囚犯们被释放。凯瑟琳三岁了。

 

▲印度陆军俘虏证言

 

报道介绍了新加坡沦陷时(19422月)被日军俘虏的印度陆军前上校穆罕默德·加尼·拉什迪(104岁)的证言。

 

由于本人未能出席仪式,由演员尼汀·加纳特拉代为宣读。

 

“在战俘营度过的日子,我尽量不去回忆。”

 

在孙子们的询问下,原上校讲述了“残酷的日本兵看守们”。“被殴打,不能好好吃饭,一天到晚‘像驴一样’干活。”

 

“不仅如此。日本兵在伊斯兰教徒俘虏面前放猪肉,在印度教徒面前放牛肉,以此来嘲笑我们。就连仅有的粮食也经常被虫子污染。”由于宗教原因,穆斯林不吃猪肉,印度教徒不吃牛肉。

 

“支撑我的只有祈祷。我每天都祈祷‘把我从这里放出去’。每个人都是这样。虽然信仰的神明不同,但大家都祈祷同样的事情——自由。”

 

经过三年多的监禁生活,战争结束了。“就像被关在鸟笼里多年的鸟儿展翅飞翔一样。”

 

原上校在证言的最后用下面这句话做了总结。“不要带着愤怒前进,要在安静的引导下前进。”

 

▲向父亲们的从军表示敬意

 

英国西部威尔士地区也举行了与VJ日相关的活动。

 

在威尔士国家战争纪念碑前的仪式上,威尔士自治政府副首相休伊兰卡-戴维斯与日本驻英国大使馆特命全权公使池上正喜一起向纪念碑献花。

 

所有宗教团体的代表都参加了仪式,亚历德爱德华兹神父说:“我们必须发出强烈的信息,即使在现代世界,我们仍然必须追求和平。

 

父亲杰克曾在缅甸(现在的缅甸)从军,科林·罗杰斯也带着这张照片参加了葬礼,并发表了上述讲话。

 

“他们被称为‘被遗忘的军队’。欧洲的战争结束后,亚洲又继续进行了3个月的战争。”

 

泰伦斯•海伦也将父亲的勋章挂在胸前出席了仪式。“父亲去了缅甸。很幸运地回来了,后来又去北非从军。他也尽了自己的本分。父亲告诉我他去了哪里,是在他去世的时候。他不谈战争体验,我不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

 

***

 

▲被遗忘的军队

 

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缅甸战线和东南亚作战的英国及英联邦军队。特别是由印度兵、英国兵、澳大利亚兵等多国组成的部队。

 

之所以被称为“被遗忘”,是因为与欧洲战线(诺曼底登陆战、德国投降等)相比,亚洲太平洋战线在欧美媒体和国民中的关注度较低,战后也很少被广泛知晓。缅甸战线的残酷战斗、疟疾和饥饿、严酷的丛林战、热带雨林的长期行军、补给不足、与日军的激烈战斗、俘虏的情况下,尽管成为强制劳动、饥饿、虐待的对象,但大多数情况下士兵的体验没有表现出来。近年来,人们才开始在追悼仪式、书籍和纪录片中介绍他们的勇敢和苦难。

 

***

 

 ▲印度尼西亚的“慰安妇”

 

“二战期间,在日本占领下,韩国、中国、菲律宾等亚洲各地有数十万妇女被征为‘慰安妇’,沦为日本兵的性奴隶。

 

“在印度尼西亚,这些女性的故事直到20世纪90年代都被埋没。

 

“来自索罗市的图米娜是第一个公开讲述性暴力受害经历的幸存者。

 

1944年,她被日军宪兵召集,与其他妇女一起关进妓院。

 

图米娜的侄女亨宁萨普塔宁西对BBC说:

 

图米娜说,她在酒店里被关了好几天,身心都很疲惫。如果可以选择,她不想过那种生活,那对我来说只是痛苦。”

 

图米娜的证词成为其他印度尼西亚幸存者发声的契机。“其中也有少女被骗去巡回剧团当演员,然后被带到同样的设施去。”

 

另一名幸存者告诉英国广播公司,他在9岁时被日本军人连续4天强奸。

 

“日本就慰安妇问题正式道歉,但这些努力被一些幸存者和支持者认为缺乏诚意。

 

另一方面,部分印尼人指出,本国政府没有回应要求慰安妇赔偿和心理疏导的呼声。

 

亨宁对BBC说:“怎么说才好呢?印度尼西亚似乎忘记了慰安妇问题。要求采取措施改善她们的地位是‘徒劳’的。印度尼西亚政府根本不听。”

 

 

 

作者:小林恭子         来源:雅虎日本

0人已打赏

0条评论 22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英语)
日本語(日语)
Deutsch(德语)
Русский язык(俄语)
بالعربية(阿拉伯语)
Türkçe(土耳其语)
Português(葡萄牙语)
ภาษาไทย(泰国语)
한어(朝鲜语/韩语)
Français(法语)
©2020 荷兰华人新闻网 http://hlhx.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