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日报:日本未能避免战争的失败如何面对独立国家的日本史 作者:金泰勋 来源:朝鲜日报专栏 据说生活在江户时代的宫本武藏一生进行了60多次决斗,一次也没有输过。历史小说家司马辽太郎的《宫本武藏》中记载了他达到不败境地的秘诀。一般认为武藏发明的二刀流是其理由,但实际上不仅如此,武藏只与比自己弱的对手战斗也是一个很大的理由。似乎是用幼稚的手段提高了胜率,但司马从中发现了一个教训。也就是说,在决定战斗与否之前,有必要冷静地评估自己和对手的实力。就像“知彼知己”这句话一样,这是不鲁莽战斗的智慧。 1923年出生的司马22岁时目睹祖国战败,自问自答:“为什么日本人变得如此愚蠢?”司马的小说就相当于寻找这个问题答案的作业。对司马来说,日本的战败是武藏不鲁莽作战的智慧被遗忘的残酷结果。这种想法并非司马一个人的想法。战争使日本被贴上战败国的标签,并导致数百万国民死亡。战后,日本的许多知识分子反省了“与比自己强大的国家进行战争”这一重大错误。 日本首相石破茂上周发表的《战后80年感想》也是这种反省的延续。石破茂就未能避免战争的理由指出,军队统帅权不能置于文民控制之下的宪法盲点,以及政府和议会的无能。“比起冷静合理的判断,更应该重视精神上、情绪上的判断,国家应该走的道路不能重复错误的历史”。 石破总理的口信中充满了作为一个国家政治家的想法,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局限性。石破首相虽然嘴上说要继承为殖民统治谢罪的1995年村山谈话,但自己却没有反省。而且不是首相谈话,而是个人感想。可能是意识到了日本的右翼势力。石破首相的反省仅限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直至战败的1945年为止。 我一直关注日本对历史的反省,曾从政治学者片山杜秀所著《未完成的法西斯主义》的一部分中感受到“日本所说的反省是这样的吗”。片山将日本称为“不拥有的国家”,并批评日本将国民逼向了与“拥有的国家”美国的战争。此外,他还呼吁“理解身体的大小”,“比起踮脚成功的喜悦,想象摔倒时的痛苦和悲伤更重要”。从“痛”、“悲伤”这些词语中,我感到一种鱼刺卡在喉咙里的违和感。也就是说,这些词语只针对日本人。如果这就是日本所说的反省的话,那么当日本成为一个逞强的国家时,会发生什么就很可怕了。 东京大学教授加藤阳子在迎来二战结束70周年之际的著作《连战争都决定历史的谈判和日本的失败》中指出,“日本有3次避免战争的机会”。最后的机会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美日谈判。“如果通过贸易走向世界,我们将提供援助”,美国向日本伸出了援助之手,日本却对珍珠港发动了攻击。 在同一时代作为殖民地生活的韩国,即使读到这些历史认识,心情也不会好起来。正如加藤所说,如果日本接受美国的忠告,或者放弃与德国的同盟关系成为战胜国,韩国就无法摆脱殖民地的地位,或者离独立还要更久。认为在与美国的战争中能够获胜的日本的错误对韩国的独立产生了很大影响。这应该是我们对日本战败的历史认识。我们也不能忘记“日本是用力量来反省历史的国家”这一事实。韩国应该明白,与这样的国家共同追求繁荣、共同应对北韩核威胁是韩国的宿命。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必要像武藏那样了解对方,不要忘记日本的历史认识与韩国不同的事实。 作者:金泰勋 来源:朝鲜日报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