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已经无可逆转地掉入“封建领主陷阱”

2025-9-10 13:33| 发布者: 荷兰华人新闻网| 查看: 187| 评论: 0|原作者: 镇长本人|来自: 大树乡谈

摘要: 美国已经无可逆转地掉入“封建领主陷阱” 作者:镇长本人 来源:大树乡谈 美国认知舆论战是一套多级多部门全面动员的体系,以美国政府为主导,美国全社会都参与其中,而学术界的任务,就是要编出一套看起来合理 ...

 

美国已经无可逆转地掉入“封建领主陷阱”

作者:镇长本人         来源:大树乡谈

 

 

美国认知舆论战是一套多级多部门全面动员的体系,以美国政府为主导,美国全社会都参与其中,而学术界的任务,就是要编出一套看起来合理的理论,去论证美国必胜、其他模式必败,还要在里面埋雷,引导舆论。

 

比如去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位得主,针对一个国家长期繁荣还是贫穷,就提出了制度决定论,解释这一理论的通俗读物是《国家为什么会失败》。虽然通俗读物与获得诺奖的论文是两个东西,但内核是一致的,展示了论文提出的分析问题的方法论。核心观点是将一国制度分为包容性和攫取性,认为前者能带来长期繁荣,但这一理论存在大量的实证反例,根本站不住脚。但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不关心是否能够准确解释现实、解决问题,关注的是能不能拿出一个方法论,哪怕解决不了任何现实问题。

 

美国特别喜欢编出来各种以“陷阱”为名的理论。比如“修昔底德陷阱”,说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还从几千年人类历史中精挑细选了几个案例来佐证理论正确,但几千年文明,任何理论都能找到案例支持,更何况就这几个案例,还大量造假扭曲。美国就拿着这套理论不断抹黑中国,说等中国真的崛起了、有力量了,一定会像美国一样在全球搞霸权,欺负弱小,还要跟美国争夺全球领导权。

 

随着中国国力日益强大,中国以实际行动证明中国并不会滥用力量,甚至对菲律宾这样的国家,都始终保持克制。于是美国的“修昔底德陷阱”就已经事实上破产了,2016年南海对峙,已经说明中国崛起无法压制,于是20171月就炮制出了所谓的“金德尔伯格陷阱”。

 

新陷阱跟“修昔底德陷阱”一样,还是基于历史经验的演绎。名称来自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所著《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灾难源于美国虽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老大,但并没有承担起与实力相对应的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责任,于是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引发种族灭绝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20171月有“软实力之父”称号的约瑟夫·奈就正式提出了这一理论,认为中国崛起以后,不会像“修昔底德陷阱”认为的对美国发起挑战,也不会对外“示强”,反而会继续“示弱”,不愿意承担美国已经无力负责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从而导致全世界陷入领导力空缺、秩序溃散、危机四起的险境。

 

反正无论中国崛起后怎么做,都是危害全球秩序。对这些蝇营狗苟的所谓“陷阱”,没必要认真,毕竟本就错漏百出,经不起琢磨。但要注意,美国提出所谓的“金德尔伯格陷阱”,并不是希望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新的霸权,而是希望中国在更多领域出力,帮助美国维持霸权。

 

在美国的逻辑中,全世界的秩序是由霸权国制定的,其他国家没资格提出,但中国不想要霸权,中国主张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每一个国家都要为全人类做出贡献,大国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其他陷阱论还有很多,什么“中等收入陷阱”“中国产能冲击论”等等,根本没必要在意,这就是美国的舆论认知战罢了。

 

不过小镇想:凭什么只能美国编造“陷阱论”?我们也可以给美国量身定制一个陷阱啊。甚至小镇还想着,要不就起名叫“小镇陷阱”?

 

不过想了想,还是严肃点,于是取其本意,归纳为“封建领主陷阱”。小镇总结的这个陷阱,可比美国编的更有理论依据,更具普适性,更针对美国量身定制。

 

欧洲封建时代,最核心的生产要素就是土地,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土地被分成众多碎块,被众多封建领主占据,封建领主就成了以土地为核心的食租阶层,形成了封建庄园经济。每一个封建庄园都是封闭的、自给自足的,把领民牢牢束缚在大大小小的领地上,社会流动性几乎不存在,也就出现了财富和权力的世袭化,没有动力去搞创新,非常不利于生产力发展。

 

 

现代西方社会,虽然与欧洲古代封建时代不一样了,有大量新技术、新经济,但本质上,跟封建时代类似,形成了大量具有垄断性的食租阶层,严重阻碍进步与发展。

 

2020年法国经济学家塞德里克·迪朗出版专著《技术封建主义》,2024年希腊前财长、经济学家扬尼斯·瓦鲁法基斯撰写了《技术封建主义:是什么杀死了资本主义》,开始讨论资本主义的未来:认为资本主义没有像过去设想的那样成为“历史的终结”或者被社会主义取代,而是倒退回封建主义。

 

 

“技术封建主义”指在网络时代,平台企业实现了垄断化,算法也具有了决定性的地位,于是平台企业通过控制数据、流量,把平台用户变成了新时代的“农奴”,平台借此收取高额的网络地租。迪朗在《技术封建主义》一书中,通过对比1999年与2021年全球市值前十企业的行业分布,提出数字平台已经取代金融资本成为经济主导力量。

 

这些平台在自己掌控的生态内具有无与伦比的控制权,可以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平台与平台之间壁垒森严,就形成了类似欧洲封建时代的大小封闭系统,严重阻碍了数据自由流动和市场公平竞争。本质上,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巨头的垄断行为,就是封建领主在现代的复现。

 

需要关注的是,这股思潮,出现于2020年。小镇相信,这也影响到国家对数字经济、平台企业的看法,关注到了新经济模式潜在的危险。于是202012月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同年同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将其明确为2021年经济工作七大重点任务之一,次年3月召开中央财经委第九次会议,再次强调,对这一工作的重视度极高。

 

随后就展开了对金融市场、互联网平台经济、校外培训、娱乐圈等领域的严厉整顿。

 

而伴随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国家同步强调的是防止经济“脱实向虚”,还强调必须壮大国有力量,加强国家对各领域的全面监管。

 

这也是从毛主席时代开始,一直强调的“党领导一切”,这一基本原则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出现,是1942年《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之后毛主席不断阐发“党领导一切”的思想,20世纪70年代总结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2000年、2012年再次强调了这一原则。

 

今天是毛主席的逝世纪念日,毛主席的思想仍然在引导当代中国前进的方向。

 

 

可以说,中国从2020年以来的一系列改革,主线之一就是防止“技术封建主义”在中国出现,避免出现财富和权力的世袭,更要遏制出现新的“食租阶层”。

 

美国现在已经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比欧洲严重得多。

 

从整体上,美国全球秩序的基本特征,就是依仗霸权,向全世界收租,美国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地主”,这份利益实在太大,堪称躺着赚钱。资本向来是只顾眼前,于是苏联解体后,资本只想更容易地赚大钱。

 

美国受益于全球收租,也就遭到了收租的诅咒。收到的租子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进入政府的口袋,大多数被美国内部大大小小的“封建领主”通过各种形式瓜分了,这就导致美国经济实际上四分五裂,根本搞不起来需要整体生态支持的制造业体系。

 

金融方面,华尔街掌控了金融霸权,以“金融”为土地,向全世界收取金融地租,美国的大企业也热衷于金融操作。典型如这几年引领美国资本市场的AI神话,美国AI概念总市值已经超过20万亿美元,这几年的涨幅基本全部来自AI概念,但是美国有多少实际的AI应用和产出呢?

 

根据MIT《生成式 AI 的鸿沟:2025 年商业 AI 的现状》,该报告对300余个公开的AI项目及报告进行了系统分析,结论是企业在生成式AI上已经花费300亿到400亿美元,但95%的公司至今没有获得一分钱的商业回报,5%获得回报的项目,也不过是实现了几百万美元的收益而已。

 

小镇之前就说过,AI的未来一定在中国,而不在美国。因为生成式AI已经是美国唯一有可能依靠自身探索的领域,但AI最关键、最核心的是落地,要产生实际的生产力提升,重点是产业AI化,而非AI产业化。美国制造业早就空心化,技术工人匮乏,上哪搞产业AI训练需要的数据?这一点小镇在20231月《就算时代喊破嗓子,照样有人不上车》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数据并不是只来自互联网,最庞大的数据来自于生产和社会管理。

 

而且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发展中国家更乐于使用AI工具,比例要远高于发达国家。

 

美国科技公司,则控制数据和流量,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个“云领地”,收取高额的“云地租”。

 

传统的政治权力,也被美国大大小小的政治家族分割。在美国学术界有“政治门阀”这个专门名词,如果以有两名以上家族成员在国会任职作为标准,那么美国有700多个政治门阀,其中顶级家族,长期垄断一州的政治权力,并拓展到司法、经济等领域。

 

还有掌控能源、军工等资源的垄断巨头,更是借助特殊的政治地位和行业壁垒,从美国政府预算和市场上获得稳定收益。这些垄断巨头往往抗拒进行技术升级,比如美国军工巨头,在美国军工彻底私有化后,拒绝进行现代化升级和扩建,只要勉强能用就行了,美国目前仅有的可用于航母建造维护的大型船坞,竟然已经一百岁了,小镇就曾以美国海军的私有化,解读为何美国军工如此衰落。参见《被抽血百年的霸主,还能镇压多久》。

 

美国能源巨头也一样,随着美国掌控中东,高度依赖来自中东的重硫重油,整个石油炼化体系就以这类石油为主进行调整,虽然美国现在大规模开发轻质低硫的页岩油,但美国石油巨头拒绝进行调整,就导致美国一方面大量进口原油,同时又大量出口。美国政府毫无办法,毕竟在美国,能源基建主要是私企投资,美国私企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华尔街,为了市值,就不可能大规模开展基建建设。具体参见《大金主反对特朗普的主张》。

 

还出现了大量制度化的食租阶层。最典型的就是美国医疗系统中的保险公司,正如小镇20243月分享的《少谈些主义,多解决问题》,就以美国不断打补丁的医保为例论述,20世纪80年代美国建立医保体系的时候,故意舍弃了大多数国家选择的正确道路,从此走上补丁叠补丁的邪路,到了奥巴马医改增加了一个灾难级别的补丁:取消医疗费用的透明化,医疗费用不再明码标价。

 

从此以后,美国医疗费用直接飞上了天,保险公司通过特殊地位垄断了医疗服务的定价权,甚至还会找各种理由拒绝支付保险费,于是202412月,美国最大保险公司老板被枪杀,嫌疑人被美国人称为“当代蝙蝠侠”。

 

 

美国的律师阶层,仗着美国极为复杂的法律和税务体系,把社会运行的必需品变成了高额的刚性支出,并从中获得巨额收益,这何尝不是新时代的“地租”?

 

而美国的金融机构,仅从学生贷款上,就可以获得巨额收益,现在美国学生贷款的年化利率平均在13%以上,而且还是利滚利的高利贷。奥巴马直到43岁才还完学生贷款。

 

美国消费的大头主要是服务消费,也就是支付教育、医疗、司法等服务的消费。如果没有庞大的食租阶层,真的需要支付如此多的服务费用吗?这是典型的“痛苦消费”,消费越高越痛苦。

 

当“收租”比创新和生产更容易赚钱的时候,经济和社会活力必然严重受阻。资本会自然流向回报稳定、风险低的“收租”业务,更喜欢短平快轻,厌恶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的实体创新和生产,大企业也更喜欢搞“全球无工厂模式”,砍掉所有实体生产业务,用大量现金甚至借债回购股票,从而推高股价,厌恶进行真实的、能够带动生产力提升的研发和应用。

 

甚至与其辛辛苦苦搞研发、解决问题,还不如多画饼。就比如马斯克,特斯拉汽车不行了,就说要搞AI机器人,还要凭借AI机器人推动特斯拉市值突破8.5万亿美元;星舰的技术底层就决定了只能用于近地运输,根本不可能实现登月,那没事,就画饼说要登陆火星,反正中国也只是在2030年以前实现载人登月,火星梦还可以撑好多年,至于为什么星舰连续10次总是重复失败,那不重要,反正只要降低标准,无论如何失败都是成功。

 

 

社会资源也会以是否能够高效收租进行配置,而非根据实际的社会需求和生产力发展需要。就导致美国出现了严重的“腹地化”问题,美国广袤的内陆地区严重缺乏投资,基础设施陈旧,地区间差异拉大。而由于投资不足,美国内陆土壤危机正在加剧,未来很可能对美国农业生产和环境造成灾难性冲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乔·汉德尔斯曼在其著作《无土之地》中,就对美国土壤正在出现的不可持续的侵蚀感到忧虑。

 

 

新时代的美国封建领主们将美国分割得四分五裂,不仅导致美国政治权力碎片化,还加剧了美国社会的极化,无法实现任何需要忍耐、牺牲、长期的变革,国家整体利益被各个利益集团绑架。

 

而在这种碎片化下,美国社会进入了一种奇怪的阶段:领主们各占一块,没有竞争。

 

这比资本主义还要大大倒退,资本主义还是主张通过技术革命、全球扩张等实现向前发展,进而解决内在矛盾。然而现在美国掉入了“封建领主陷阱”,退回了更依赖垄断、世袭、等级制的原始模式。这就让社会财富从过去的生产领域,转移到能够最大限度攫取地租的寄生领域,整个社会体系只会保护少数的既得利益者,从底层扼杀了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创新。

 

这不是小镇危言耸听,还是以AI为例。美国搞封闭系统,而中国坚持开源,美国AI领域的初创者普遍使用中国开源的AI,就是因为美国AI巨头极大提高了AI创业的投资门槛,中国开源AI,已经成为美国AI创业者打破巨头垄断的唯一机会。

 

根据《经济学人》报道,超过80%的美国AI初创者使用中国开源模型,全球开源模型排行榜,前20名几乎全部被中国模型占据,于是《经济学人》认为“中国 AI 正在凭借开源超过美国”。

 

开源比封闭更强,这个道理西方讲了这么多年,总不至于因为中国选择开源,就反过来论证封闭更好吧?

 

总之,小镇命名的“封建领主陷阱”,指的是如美国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再依靠生产性、创新性劳动以及对雇佣劳动的剥削获得财富积累,而是越来越依赖于对关键资源、平台、数据、权力的垄断,借此收取租金,产生了大大小小的新“食租阶层”,建立了封闭的新封建庄园式经济。

 

这些领主们,包括数字领主、金融领主、资源资产寡头领主、媒体领主、制度性领主等等。

 

以美国目前的状态,想要摆脱“封建领主陷阱”难度极大,还不如指望美国发生共产主义革命。

 

因为美国社会内部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结构性卡点,唯一能够打破领主割据的政府,已经陷入碎片化,成了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而金融化和产业空心化积重难返,大量资源被“食租阶层”攫取,更导致社会阶层固化,而为了压制内部反抗和变革,又进行了愚民快乐教育,不断切割美国民众,美国移民国家的特点,也导致民众难以团结。

 

无论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还是美国民众的觉醒,都几乎只在理论上存在可能性。或许只能依靠巨大的外部冲击,才有可能打破美国目前根深蒂固的领主结构,比如一场真正意义上无法挽回的惨烈战败,抑或者一场比过往更加严重的系统性危机,让大量领主破产,收租能力大幅下降,从而倒逼改革。

 

单靠美国自身力量,已经结结实实地掉进了“封建领主陷阱”,无法自拔。毕竟变革实在太危险了,而以美国的体量和地缘位置,守住第二是没问题的,既然有退路,就更加削弱了变革的动力。

 

所以,美国对未来世界的描绘,往往呈现封建领主的特征。无论公司国家,还是沙丘中实行封建制度的帕迪沙银河帝国,说明美国人也很清楚自己的未来。

 

 

 

作者:镇长本人         来源:大树乡谈

0人已打赏

0条评论 187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英语)
日本語(日语)
Deutsch(德语)
Русский язык(俄语)
بالعربية(阿拉伯语)
Türkçe(土耳其语)
Português(葡萄牙语)
ภาษาไทย(泰国语)
한어(朝鲜语/韩语)
Français(法语)
©2020 荷兰华人新闻网 http://hlhx.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