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争激化,比美国中国拥有3个人质,不屈服于特朗普总统的压力 作者:郑炳瑞(韩国中央日报) 来源:雅虎日本 特朗普总统的竞选承诺中出现了第一个实现目标的人。特朗普总统在就任两个半月后,花145%超额完成了对中国征收60%报复性关税的竞选承诺。这种程度足以让中国大惊小怪,但中国保持沉默。 特朗普政府2日以全世界为对象实施相互关税,7日对中国加征50%的104%关税。9日还宣布,将把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关税征收延期90天,但只集中中国,把关税提高到125%。白宫第二天宣布,最终对华税率为145%,其中包括芬太尼相关税率的20%。经过一天反弹的美国股市再次暴跌。 ◇中美税率战争 比起特朗普总统,中国14亿人民的目光更加可怕。政府不能给人一种为了不惜生命的中国人而屈服于美国压力的印象。美国追加41%的关税率后,中国也于11日表示,将把目前84%的对美关税率提高到125%。但今后美中关税率战争只是对峙。如果是100%的关税率,就不能出口,即使提高多少关税率,两国的贸易也会完蛋。 但是“小国”中国之所以不输给美国,是因为有可以依靠的东西。首先,中国有三个人质可以对抗美国。市值居美国第一的苹果、世界第一的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美国最大的超市沃尔玛。苹果95%的智能手机生产在中国,特斯拉40%在中国生产。沃尔玛60%的产品是中国产。 美国对华进口是中国对美进口的3.2倍,美国的高关税对中国冲击很大,但中国关闭苹果和特斯拉中国工厂的瞬间,美国股市就会出现股价暴跌。一旦中国企业停止向沃尔玛供货,60%的生活必需品将从沃尔玛卖场消失。如果这种情况继续蔓延,可能会发生在压制中国之前先压制美国消费者的不幸事件。 第二,中国现在出口占GDP的19%左右,其中对美出口占比只有15%左右,即使对美出口为零,对GDP的影响也只有2.8%左右。中国的消费占GDP的比重为57%左右,因此只要内需消费增加5%,就可以挽回对美出口不振的局面。因此,中国在今年的两会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将全力扶持内需。 技术不能战胜市场。关税只有在有保护的产业时才有意义,在没有保护的产业的情况下,如果扔出高关税炸弹,就会像飞镖一样返回,不是杀死对方,而是自残炸弹。在人均收入8万30000美元的美国,40 ~ 50年前就离开家的美国传统制造业不会因为征收145%报复性关税就回来。 中国民心来自就业。在美国,如果股价下跌,就会出现骚乱;而在中国,如果失业增加,就会出现危机。中国的GDP是就业指标。每1%的GDP创造240万个工作岗位,但中国每年要让1200万名大学毕业生就业,至少要维持5%的GDP,因此要全力实现5%的增长。 中国即使中断占GDP 2.8%的对美出口,只要培养内需,经济增长就没有问题。然而,负责对美出口的出口企业将面临连锁倒闭。据估计,中国2.15亿制造业从业人员中,与对美出口相关的劳动者超过1900万人,这些庞大人口的大量失业将成为巨大的社会不安因素。 他们的手法经常是最后的大妥协。中美产业结构已经深度交织在一起,贸易战是一场“杀敌100人,牺牲我方70 - 80人”的战争。 贸易战、金融战争扩大的可能性 关税只是一个工具,美国的战略是在贸易上找麻烦、在技术上掐脖子、在金融上砸钱。美国如果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关税战争持续下去,胜算很低。宣布征收60%报复性关税的特朗普总统的竞选承诺已经超额完成。因此,中美以关税为基础的贸易战今后很有可能转向金融战。 2024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将达到2954亿美元。建议用3000亿美元的对美贸易顺差购买美国能源和农产品,并提出将已经从6.2元人民币贬值16%至7.2元人民币的汇率上调10%左右的妥协方案。可以结束战争,给特朗普总统名分,获得实利。因为中国既解决了失业问题,而且部分汇率升值对扶持内需景气不是毒而是药。 美国可能会要求中国开放资本市场,以利用世界上最强大的金融力量。中国也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来解决严重的负债问题,也可以接受部分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郑炳瑞/中国经济研究所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