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比起“无美韩半岛”,更令人忧心的现实

2025-11-26 10:38| 发布者: 荷兰华人新闻网| 查看: 21| 评论: 0|原作者: 文正仁(延世大学名誉教授)|来自: 韩民族日报

摘要: 韩媒:比起“无美韩半岛”,更令人忧心的现实 作者:文正仁(延世大学名誉教授) 来源:韩民族日报 “韩美同盟已深化发展为涵盖安全、经济与尖端技术的真正未来型战略全面同盟。韩美两国互利共赢的‘同盟复兴’时 ...

 

韩媒:比起“无美韩半岛”,更令人忧心的现实

作者:文正仁(延世大学名誉教授)     来源:韩民族日报

 

 

“韩美同盟已深化发展为涵盖安全、经济与尖端技术的真正未来型战略全面同盟。韩美两国互利共赢的‘同盟复兴’时代已经全面开启。” 这是李在明总统于14日发布韩美首脑会谈成果文件“联合情况说明书”时发表的立场。尽管不乏批评之声,但纵观日本、沙特阿拉伯等国近期的对美谈判,李在明政府能在关税、投资、安全及核能等领域的谈判中取得如此成果,实属不易。这也从侧面反映谈判环境何等严峻。

 

1114日,在首尔龙山总统府,韩国总统李在明举行记者会,宣布韩美敲定关税和国安磋商成果文件“联合情况说明书”。 左起依次为李在明、国家安保室长魏圣洛、总统室宣传沟通首席秘书官李圭渊。(图片来源:韩联社)

 

然而,审视整个谈判过程与结果,一种“弱小国家悲哀”的苦涩感依旧挥之不去。 特朗普总统认为,韩国的安全与繁荣得益于美国的恩惠,现在富裕起来的韩国理应回报。这种观念在此次谈判中显露无遗。有评价指出,他的“追溯式交易主义”既无公平与共赢的考量,也缺乏相互体谅,充斥其间的不过是披着互惠外衣的“掠夺性单边主义”。作为谈判主力之一,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金正官一句无奈的反问便是明证:“这份谅解备忘录里,何曾有过公平的内容?美国一分钱不出,却要五五分成,这说得通吗?”在此刻,那个“公平且仁慈的保护国”美国的形象,已然无处寻觅。

 

问题的根源在于,在安全方面对美国的过度依赖。这并非韩国独有的困境。日本、沙特阿拉伯,乃至欧洲国家,无一能摆脱依赖美国安全保护伞所带来的结构性脆弱。正因如此,部分人士开始触及那个长期被视为禁忌的议题——“无美韩半岛”。但这种构想在现实中可行吗?

 

“无美韩半岛”本质上以韩美同盟破裂与驻韩美军撤离为前提,这也意味着美国将放弃在韩半岛乃至整个东亚的军事影响力。这只有在两种情形下才可能发生:其一,美国在感受到国力局限后,转而奉行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势力所鼓吹的“新门罗主义”,采取孤立政策,专注于在西半球构筑区域霸权,这等同于默认将韩半岛与东亚划入中国的势力范围;其二,韩朝敌对关系彻底清算,半岛和平机制得以构建,双方共同奉行中立路线,从而使韩美同盟自然终结与驻韩美军撤离顺理成章。然而现实是,这两种可能性都微乎其微——美国不太可能骤然转向极端孤立主义,而且在短期内建立能够为驻韩美军撤离提供理由的韩半岛和平机制,也并非易事。 加之日益激烈的中美战略竞争,更将成为负面的制约变量。

 

另一种可能是,美国转变为“离岸制衡者” (offshore balancer),寻求撤出或大规模削减驻韩美军,将牵制中国、维持区域力量平衡的防务职责转嫁于韩国。在此架构下,韩国将主导本土防御,区域防务则由韩、日等美国地区盟友共同承担,美国则负责提供包括核保护伞在内的延伸威慑与补充战力。这正是约翰?米尔斯海默等美国主流现实主义政治及外交学者所倡导的观点。然而,这种模式同样可能为韩国带来不安定的安全格局。

 

最令人担忧的,反而是维持当前这种不安定的现状。即美国虽维持韩美同盟与驻韩美军,但其索求的“代价”若过于高昂,所引发的安全困境可能比“无美韩半岛”或美国转变为“离岸制衡者”更棘手。例如,美方以防卫费分担金不够为由,威胁削减乃至撤走驻韩美军;或迫使韩国卷入其不愿涉足的地区冲突;抑或在未与韩国政府充分协商的前提下,单方面调整驻韩美军的角色、随意调动兵力与装备——这种所谓的“战略灵活性”,其带来的负担同样巨大。此外,若美国以韩国“未履行对美投资承诺”为由加征高额关税,韩美同盟的根基也将严重动摇。

 

正因如此,韩国更须将目光聚焦于“有美韩半岛”所带来的战略不确定性。那么,应如何应对?必须提升自主国防能力与战略自主性,以防范同盟关系中的不确定性;应积极探索超越以美韩同盟为基础的集体防御体系,构建全新的多边安全合作区域秩序;同时,也需通过激活开放的区域主义与多边贸易秩序,筹划务实方案,以规避美国的经济施压。归根结底,韩国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致力于消除朝韩间的敌对关系,摆脱阵营对立逻辑,构建共赢的区域共生秩序。

 

 

作者:文正仁(延世大学名誉教授)    来源:韩民族日报

0人已打赏

0条评论 21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英语)
日本語(日语)
Deutsch(德语)
Русский язык(俄语)
بالعربية(阿拉伯语)
Türkçe(土耳其语)
Português(葡萄牙语)
ภาษาไทย(泰国语)
한어(朝鲜语/韩语)
Français(法语)
©2020 荷兰华人新闻网 http://hlhx.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