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丰田也担心“半导体下一个问题”中国在这背后稳步推进的“国家战略”是什么? 作者:真壁昭夫 来源:diamond 继特朗普关税之后,“半导体价格问题”再次冲击日本。本田在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减产。经营重建中的日产,国内的追浜工厂和九州工厂减产。在下调26年3月期的销售额时,也考虑到了该问题的影响。丰田在结算记者会上表示:“存在风险。对于替代品能使用什么样的产品,正在密切关注其影响。”铃木受该问题影响,维持全年业绩预测不变。但是,负面影响不仅影响汽车行业,也有直接影响我们生活的风险。(多摩大学特聘教授真壁昭夫) ●半导体价格上涨问题也与普通市民“涨价”有关 中国翼科技旗下的荷兰半导体企业nexperia停止供应芯片,给世界汽车业界带来了冲击。欧洲汽车工业协会警告说:“如果nexspire的半导体继续停止供货,生产线可能会在几天内停止。”不仅是欧洲,支撑包括日本在内的主要国家经济的汽车生产也受到威胁,成为拖累世界经济的重大问题。 此次问题的根源在于中美矛盾。特朗普第一次执政以来,美国对盟国等加强对华出口管制,要求禁止半导体制造技术和知识产权出口。今年9月底,荷兰政府出于经济安全保障的考虑,将nexperia置于政府管理之下,以防止技术泄露给中国总部。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作为对抗措施,停止了nexspire中国工厂的供货。 nexperia问题可以说是一直以来处于良性循环的经济全球化出现逆转的象征。在中美矛盾激化之前,中国一直发挥着“世界工厂”的作用,全球企业一直在推进水平分工。 不过,在此期间,中国政府一直虎视眈眈地致力于扩大本国企业在世界市场的份额。政府提供补助金,强制转移制造技术,推进国有企业合并等。 下一层问题越是长期化,企业就越要重新考虑全球供应体系。这一调整将增加企业成本,并导致价格转嫁(涨价)以吸收这部分成本,全球物价上涨压力将加大。“nexperior”问题不仅会影响到相关厂商,最终也会给我们普通市民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nexperia为何成为中国资本?成为美中矛盾激化靶子的始末 nexpelia原本是荷兰综合电器企业飞利浦的半导体业务。飞利浦2006年拆分半导体业务,作为NXP semiconductor重新出发。但10年后,NXP将通用型功率半导体事业出售给了包括中国政府基金在内的投资者联盟。 就这样,2017年在中国投资基金旗下更名为“nexsperia”,2018年中国闻泰科技(翼科技)以252亿元人民币(按当时汇率约4100亿日元)收购了“nexsperia”。 翼科技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代工企业,中国政府也向该公司出资。因此,美国政府内部也有观点认为,可以转用为军事的芯片制造商被中国资本收购是危险的。尽管如此,2018年还没有阻止收购。 在wing tech旗下,nexpearea在德国工厂进行在基板上形成电路的前工序,从基板上切下芯片并装入机壳的后工序则在中国工厂进行。 相反,一系列收购之后,中美矛盾一下子激化了。荷兰拥有世界上唯一使用极端紫外线(EUV)的半导体曝光设备制造商ASML。ASML也起源于飞利浦。 特朗普第一届政府和之后的拜登政府都试图阻止来自美国的半导体制造技术和知识产权流向中国。扩大对中国企业的禁运措施。24年底,将翼科技列为经济安全方面高度关注的企业(实体名单中添加)。这实际上是禁运措施。 荷兰政府也有必要阻止nexpelia的知识产权流向中国。今年9月,荷兰政府根据《物品供给法》接收了nexperia。表面上的理由是翼科技管理层妨碍业务运营。 作为报复措施,中国政府事实上已经停止了nexperia的芯片出口。10月下旬,荷兰停止向中国广东省工厂供应半导体基板。这一次,发展到了大型汽车制造商停产的地步。 据说nexpelia的车载半导体中,世界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产品接近40%。中国工厂停止出口、欧洲零部件停止供应,对全球汽车相关领域的打击正在扩大。 ●大众、本田、通用汽车减产!EV遭遇挫折,“雪上加霜” 目前,它将对欧洲汽车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相关企业正在加紧确保替代品,但要在一夜之间确保所需的零部件并不容易。其中德国厂商的影响最为严重。 德国大型零部件制造商ZF弗里德里希斯哈芬被迫削减电动驱动装置等的生产。主力工厂似乎也减少了员工的轮班。据报道,由于主要零部件的采购减少,大众将停止生产主要车型“高尔夫”。宝马也表示,供应链受到影响。 据悉,斯特兰提斯(吉普、标致、雪铁龙、菲亚特、玛莎拉蒂等14个品牌,总部位于荷兰)不得不日夜监视功率半导体的供应情况。梅赛德斯奔驰向各半导体厂商确认替代品有无库存,并加紧构建车载芯片和单元的新采购体系。 近年来,以大众汽车为首的欧洲制造商在快速向EV(电动汽车)发展的过程中受挫,目前正在重新构建发动机汽车和混合动力车的生产体制。与此同时,开发软件精细车辆(SDV,在现有硬件上通过软件定义、控制功能和性能的车辆)也在加紧应对。在汽车行业正处于百年一遇的变革期的情况下,“nexperior”问题更是雪上加霜。 日本制造商也受到了影响。本田在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减产。经营重建中的日产汽车在下调26年3月期的销售额时,考虑到了下一个问题的影响。 此外,美国通用汽车和韩国现代汽车等也受到了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欧美最大的汽车制造商要求中美政府尽快解决问题。汽车产量减少也会导致主要发达国家的就业和收入环境恶化。对于即将举行中期选举的特朗普总统来说,希望避免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恶化。 即使现在的下一个问题得到解决,汽车行业今后也需要更多的车载芯片。以中美矛盾为首的中国经济减速、欧洲经济增长率下降等,在汽车行业逆风吹拂的情况下,车载芯片不足的再次发生是巨大的打击。 在10月30日的中美首脑会谈上,两国首脑在贸易方面的协议内容中加入了恢复从中国工厂出口芯片的内容。除了稀土出口、美国农产品进口之外,在通用型半导体领域,中国也比美国有利。 ●钢铁、造船、人工智能、电池、医药品也依赖中国的日美欧企业 冷战结束后,中国设立经济特区吸引海外直接投资。从农村地区提供劳动力,加速了工业化进程,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主要发达国家的企业确立了在中国进行低成本生产,向需求旺盛的市场提供高价的体制。特别是美国企业集中致力于高附加价值型软件开发,产品制造则委托给中国、韩国、台湾企业。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国境的门槛降低了。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为了强化霸权,虎视眈眈地致力于扩大本国企业的世界份额。主要从海外企业强制转移制造技术等,廉价提供产业补助金和工厂用地等,政府主导致力于国有企业的经营整合等。 翼科技也扩大半导体生产体制,从主要汽车制造商那里获取需求。其他所有领域——钢铁、造船、电动汽车、人工智能、半导体、电池、太阳能面板、液晶显示器、医药原材料等依赖中国的日美欧企业也在增加。 特朗普第二次执政时期,中国为对抗美国的压力,减少了稀土等的供应。以高市场份额为武器,动摇对方国家,迫使对方让步,目前中国政府在对美谈判中占据优势。 特朗普政府需要在多边合作的基础上形成对华包围圈。但是,从特朗普迄今为止的各种言行来看,对手不会马上倒向美国。 目前,日美欧将重新审视供应链,加紧完善友好国家和本国采购体制的企业将会增加。增加库存的企业也在增加,全球价格转嫁加剧的可能性很高。下一层问题应该视为加速这种变化的契机。 在首脑会谈中,美国似乎没有涉及中国的补贴和国有企业的经营整合等问题。根据美中矛盾,再次发生类似“下一层”问题的冲击的风险很高。而且,不仅对大企业的经营有影响,而且对物价、就业、收入环境的恶化等普通市民的生活也有重大影响。 作者:真壁昭夫 来源:diamond |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英语)
日本語(日语)
Deutsch(德语)
Русский язык(俄语)
بالعربية(阿拉伯语)
Türkçe(土耳其语)
Português(葡萄牙语)
ภาษาไทย(泰国语)
한어(朝鲜语/韩语)
Français(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