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中美角力加剧之际,李在明将如何展现“务实外交的平衡之道”? 作者:严智媛、徐英智(记者) 来源:韩民族日报 “关键在于韩国如何在中美两大强国之间,以双方的诉求和压力为杠杆,巧妙寻求平衡。” 10月15日,在首尔城东区,李在明与国内游戏企业CEO座谈。(图片来源:韩联社) 15日,距庆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开幕仅剩半个月,一名执政党核心人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作出上述表态。本届APEC峰会的主题是“可持续的明天:连接、创新、繁荣”。与会各国普遍关注,本次会议能否就推动共存共荣的国际秩序形成一定程度的文件化共识。然而,这已超出东道国意愿与能力的范畴。对深陷中美博弈夹缝的韩国而言,本次峰会的目标是在两大强国领导人之间展现高超的战略智慧,最大限度维护国家利益。 在此背景下,李在明肩负重任。峰会期间,他将先后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举行第二次韩美首脑会谈,并与时隔11年再访韩国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韩中首脑会谈。这不仅是一场外交考验,更是检验“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务实外交”能否从口号走向成果的现实舞台。 当前,中美矛盾的尖锐程度前所未有。火花首先波及到象征“韩美造船业合作项目”的韩华海洋美国子公司。中国商务部14日宣布,决定将韩华海洋旗下包括韩华Shipping在内的5家美国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单,禁止中国境内组织、个人与这5家企业进行有关交易、合作等活动。此类贸易问题极有可能成为李在明与习近平会谈的主要议题。据总统室与政府分析,中韩首脑会谈期间,中方或将呼吁韩方共同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施压。一名执政党人士表示:“当然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关键在于如何将危机转化为机遇。” 不过,整体形势并不乐观。执政党普遍认为,在当前如履薄冰的氛围下,寄望于解除“限韩令”等实质性成果并不现实。一名执政党人士指出:“目标定得过高反而容易出问题。当前应以‘为改善疏远的双边关系再添一砖’的姿态稳步推进。”与此同时,也有人期待,向来重视“大国气度”的中国可能带来突破性进展。另一名政府官员表示:“习近平主席时隔11年再次访韩,既为修复前任政府时期的僵局而来,因此有望带来一些积极信号。” 相比之下,与特朗普的第二次会谈对李在明而言更具压力。若此次会谈只是8月会谈的“延伸版”,依旧停留在为特朗普“保面子”的“配合者角色”和“MASGA项目”等象征性举措上,恐将难逃“失败会谈”的舆论批评。韩国舆论如今期待的,不是“成功的铺垫”,而是“切实的成果”。 16日,总统室政策室长金容范等人启程赴美,就关税谈判后续事宜展开磋商。但政府方面判断,韩美双方难以在APEC峰会前完成全部谈判。一名执政党人士表示:“这次我们仍将以防守为主,关键在于能否有效抵御美方的过度要求。” 多位专家认为,与其在各国利益冲突的贸易议题上僵持,不如将韩美中三方共同关切的韩半岛问题置于会谈核心,这将是更稳妥的选择。北韩大学院大学教授梁茂进指出:“没有周边四大国的支持,半岛事务难以推进。李在明政府首次登上国际外交舞台,若能在半岛和平问题上争取中俄共识,即使未触及无核化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特朗普正面临中期选举,迫切需要“可见成果”;而在推动结束俄乌战争方面,中国的作用不可或缺。因此,半岛议题有望成为缓解矛盾的“减压阀”,也可能成为推动合作的“催化剂”。 俄罗斯代表团团长、主管国际事务的副总理阿列克谢·奥韦尔丘克此次访韩,同样具有重要外交意义。虽然李在明是否与其举行单独会晤尚未确定,但这象征着自尹锡悦政府以来中断的韩俄外交正在重回正轨。值得一提的是,早在9月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活动期间,代替李在明出席的国会议长禹元植已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会面,并就韩朝关系交换意见。虽然半岛和平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这一步无疑为未来进程奠定了一块基石。 作者:严智媛、徐英智(记者) 来源:韩民族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