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请不要沉没,“全球坚守者船队”

2025-9-30 14:15| 发布者: 荷兰华人新闻网| 查看: 52| 评论: 0|原作者: 郭松民|来自: 独立评论员郭松民

摘要: 郭松民:请不要沉没,“全球坚守者船队” 作者:郭松民 来源:独立评论员郭松民 01 — 旨在突破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封锁,为荆天棘地中的巴勒斯坦人民运送救援物资的“全球坚守者船队”(Sumud)正在全速航行, ...

 

郭松民:请不要沉没,“全球坚守者船队”

作者:郭松民         来源:独立评论员郭松民

 

 

01

 

旨在突破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封锁,为荆天棘地中的巴勒斯坦人民运送救援物资的“全球坚守者船队”(Sumud)正在全速航行,即将完成最后一段行程。

 

如果以色列不直接采取军事手段阻拦的话,预计船队将在34天后抵达加沙海岸。

 

关于船队名称,有译为“坚韧船队”或“坚毅船队”,不过在我看来,还是叫“坚守”更贴切一些——坚守人道主义的底线,不抛弃,不放弃。

 

最重要的,船队的抵达,将向正在遭受持续屠杀的加沙人民传递这样一种信息:尽管世界尚无力解救你们,但你们没有被遗忘。

 

据了解,“全球坚守者船队”由多个国际民间组织共同发起,包括自由船队联盟、全球加沙运动、马格里布坚守船队等。

 

船队的资金和物资,80%以上来自分散的民间捐助,没有大型企业或富豪的公开冠名资助,毕竟这不是一场足球赛。

 

船队原本计划于831日从西班牙巴塞罗那启航,但因恶劣天气推迟至91日出发。

 

出发时,船队由约20艘船只组成,满载医疗用品和干粮等加沙急需的物资,成员来自44个国家(不包括中国),包括社会活动家、议员、律师、记者及医生和护士等,瑞典“环保少女”格蕾塔·通贝里、西班牙前巴塞罗那市长阿达·科洛等知名人士也在船上。

 

 

在海上行进过程中以及在突尼斯港口休整时,陆续有更多的船只加入,到目前为止,“全球坚守者船队”的规模已达50余艘。

 

自启航以来,船队的行程,可谓充满风险。

 

99日凌晨,通贝里所在的主船“Family Boat”突然爆炸起火。923日晚间,多架无人机来袭,船只上或周边区域发生爆炸,同时船队的无线电通讯也遭到干扰。

 

在这种情况下,意大利和西班牙宣布各派一艘军舰护航。

 

面对渐行渐近的船队,以色列发出威胁,要求船队不得在加沙靠岸,否则“后果自负”。

 

考虑到以色列有肆无忌惮地杀害一切令他们不爽的人,摧毁一切令他们讨厌的目标的前科,必须说,以色列的威胁是真实的,船队面临的危险也是真实的。

 

02

 

在“全球坚守者船队”前方,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已极端严峻,面临饥荒、医疗系统崩溃、基础设施严重损毁等多重危机。

 

自加沙地带北部的齐基姆过境点在9月初被以色列封锁以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就无法通过该过境点向加沙地带运送物资,加沙200多万人面临严重食物短缺,已确定发生饥荒;

 

以色列军队蓄意以医院为目标的轰炸,导致加沙本就严重匮乏的医疗资源雪上加霜,仅九月份就有四家医院被迫关闭,仍在运转的医院面临药品与医疗器械奇缺的局面,大量手术无法进行,甚至出现了医生不得不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为病人手术的现象;

 

以色列国防军对加沙的民用基础设施有意识地进行了大规模破坏,约21万套住房被彻底摧毁,11.3万顶帐篷被摧毁,自8月中旬以来,已有超过24.68万人次流离失所,只能露宿在废墟中,挣扎求生。

 

 

儿童成为最大受害者。7月和8月,加沙地区5岁以下儿童中约有2.8万例急性营养不良病例,超过了2025年前六个月确诊的营养不良病例总数。新生儿死亡率同比暴增228%,每20分钟就有1名儿童因战争失去家庭。

 

……

 

加沙如此惨状,但世界各主要大国并没有采取有力措施向加沙人民伸出援手。

 

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全球坚守者船队”独力承担了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任,在他们身上,展现的是人的“类本质”——他们超越了肤色、信仰与国籍,关心并服务于人类本身,“全球坚守者船队”就是21世纪的白求恩船队。

 

 

国际共运退潮之后,世界已经变得极端冷漠、犬儒、自私自利,“全球坚守者船队”不成比例地承载了人类极端稀缺的勇敢和善良,希望它不要沉没,希望它平安抵达!

 

 

 

作者:郭松民         来源:独立评论员郭松民

0人已打赏

0条评论 52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英语)
日本語(日语)
Deutsch(德语)
Русский язык(俄语)
بالعربية(阿拉伯语)
Türkçe(土耳其语)
Português(葡萄牙语)
ภาษาไทย(泰国语)
한어(朝鲜语/韩语)
Français(法语)
©2020 荷兰华人新闻网 http://hlhx.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