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国汽车露出獠牙!动摇的欧洲电动汽车市场——“丰田”“日产”面临的生存战略 ...

2025-9-17 12:25| 发布者: 荷兰华人新闻网| 查看: 26| 评论: 0|原作者: 成家千春|来自: 雅虎日本

摘要: 日媒:中国汽车露出獠牙!动摇的欧洲电动汽车市场——“丰田”“日产”面临的生存战略与世界霸权的去向 作者:成家千春(汽车经济作家) 来源:雅虎日本 ◆中国EV 欧州市場制圧 2025年7月欧洲新车销售中,中国 ...

 

日媒:中国汽车露出獠牙!动摇的欧洲电动汽车市场——“丰田”“日产”面临的生存战略与世界霸权的去向

作者:成家千春(汽车经济作家)         来源:雅虎日本

 

 

◆中国EV 欧州市場制圧

 

20257月欧洲新车销售中,中国汽车达到约6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几乎翻了一番。对中国产电动汽车抱有危机感的欧盟(EU)于202410月在原有10%的基础上,最多追加征收35.3%的关税。但抑制效果有限。

 

欧洲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与中国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席卷了中国市场。2010年代,德国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达到25%,成为全球增长的动力。然而,欧洲市场却出现了相反的现象。中国汽车进入欧洲市场的速度加快。

 

 

◆通过本地生产规避关税

 

中国企业在欧洲积极推进本地化生产和扩大销路。比亚迪将于2025年内启动匈牙利工厂,并于2026年在土耳其投产。计划在该地区生产在欧洲销售的所有电动汽车。土耳其工厂还计划面向右舵车和欧洲市场定制。销售网络也将加速扩大,到2025年底将在32个国家开设超过1000家门店。计划到2026年在欧洲的店铺增加一倍,达到2000家。

 

奇瑞汽车(Chery)将在日产西班牙巴塞罗那工厂旧址建设的工厂内生产电动运动型多功能车(SUV)“欧萌达(Omoda 5”。还考虑在土耳其建设新工厂,为避免追加关税,加速本地生产。

 

长安汽车集团在意大利设计中心完成了面向欧洲客户的新型电动SUV。计划到2030年向欧洲业务投资20亿欧元(约合3460亿日元),开设超过1000家销售和服务网点。

 

广州汽车将向欧洲市场投放电动SUVAION V”。价格从35990欧元(约623万日元)起,到2028年将构建覆盖欧洲全境的销售网。生产将委托奥地利的汽车委托制造公司进行。一汽旗下的红旗(Hongqi)也计划到2028年为止投放15款车型。

 

零峰(聆风)自202311月起与欧洲汽车巨头斯特兰提斯合作。在波兰的斯特兰提斯工厂生产电动汽车,在欧洲全境拥有600家店铺的销售和服务网。

 

在价格竞争力方面,中国企业也有优势。即使是比欧洲企业便宜2 ~ 3成的电动汽车也能确保利润。即使加征30%以上的关税,也能维持市场可接受的价格。利用全球最大车载电池市场份额CATL的规模优势,在电池采购成本方面保持比欧洲企业更有利的地位。

 

比亚迪销量快速增长的背景是,不包括追加关税对象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出口比例的增加。20256月,比亚迪PHVSEAL”首次获得欧洲PHV销量第一名。20257月,中国汽车销售比例中PHV和混合动力车达到9.7%,创历史新高。

 

欧洲消费者需求和中国车阵容的匹配也不容忽视。全球数据显示,欧洲市场的SUV比例从2020年的37%上升到2025年的58%。市场重心从掀背车转向SUV。中国企业的电动汽车迎合了急剧增加的SUV需求。中国整车厂在欧洲的销量超过7成是SUV,供需一致。这是瞄准掀背车市场缩小的商品战略奏效的形态。

 

EV需求减速的影响

 

欧洲存在严格的CO2排放限制和电池回收指令。这使得欧洲各整车厂不得不进行过度投资。

 

但是,电动汽车需求并未如预期增长,增长放缓。导致业绩恶化。利用这一间隙,形成了中国企业和特斯拉等抢夺欧洲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的格局。

 

欧洲中央银行(ECB)前总裁马里奥德拉吉在20249月公布的报告中指出。缺乏政策和不一致的规章制度引发了欧盟汽车产业的严重问题。

 

此后,欧盟开始研究规制修改。但是,损失的时间和资金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短期内通过加征关税来挽回是极其困难的。

 

◆丰田、日产的本地生产攻势

 

从日企欧洲EV战略的现状来看,丰田于20259月宣布将扩建捷克小型车工厂,生产EVEV用电池。

 

投资额为6亿8000万欧元(约1176亿日元),是欧洲首个自主EV工厂。预计2028年左右投入使用。

 

日产计划将英国工厂转换为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并加强生产。计划最多投资30亿英镑(约6000亿日元),到2030年投放新型聆风和逍客等EV车型。

 

两家公司都在推进欧洲本地生产的转移,但能否与成本方面迅速增长的中国企业抗衡将成为一大焦点。

 

◆大众宝马汽车集团战略

 

让我们来看看迎击的欧洲企业的战略。大众汽车在德国国际车展前一天举行了自社活动,发布了4款新型EV。其中,小型车“polo”的EV版价格在2.5万欧元(约433万日元)以下,预计2026年销售。

 

宝马将以新EV平台“noyeclasse”为基础,实现差异化。新系列的第一款车型将投放SUViX3”。

 

斯特兰提斯正在探索加强与中国锐电机的技术和销售合作,并在德国国际车展上发布了锐电机的掀背式EV

 

欧洲企业为了维持现有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高成本结构成为制约因素。为了强化竞争力,预计将从降价应对和利用品牌力的差别化两方面展开攻击。

 

◆中国企业逼近欧洲市场

 

欧洲市场是全球电动汽车制造商相互竞争的缩影。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争夺战是掌握世界霸权的试金石。中国汽车出口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670万辆,相当于德国产量的两倍左右。欧洲市场正逐渐成为中国企业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在欧洲获胜的势力很有可能掌握全球电动汽车霸权。

 

欧洲市场面临结构性挑战。这是电动汽车普及方案和产业竞争力强化方案的不整合。欧盟加强CO2排放限制和电池回收指令,推动电动汽车转型,另一方面,欧洲制造商因过度投资而陷入业绩恶化。电池采购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回收技术也落后于中国。

 

作为解决方案,必须重新设计本地生产激励机制,并将整个供应链纳入欧洲地区。此外,还需要推进美国通货膨胀抑制法(IRA)等综合性产业政策。需要从依赖进口关税转向技术投资和共同开发支援。瑞典新兴电池制造商“northvolt”作为源自欧洲的大型企业曾备受期待,但由于运营上的失败,资金周转受阻,最终导致经营破产。

 

今后,欧洲制造商和中国制造商也有可能共生地开展业务。斯特兰提斯与锐普汽车、大众与小鹏汽车等,在现有合作的基础上,预计还将扩大新的合作关系。

 

◆中国的顺风车

 

欧洲的规则战略给欧洲制造商带来了反效果。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欧洲市场对中国企业有利。通过追加关税的防御,无法阻止对中国企业的顺风。今后的焦点不是规制而是产业基础的重建。具体措施有:

 

电池及相关材料的区域采购

本地生产激励措施的再设计

通过加强企业间合作确保规模效益

 

被列举出来。

 

是欧洲制造商掌握世界霸权,还是中国企业巩固全球优势?欧洲市场将成为预测下一个10年汽车产业动态的试金石。

 

 

Merkmal》日本专业交通媒体

 

 

作者:成家千春(汽车经济作家)         来源:雅虎日本

0人已打赏

0条评论 26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英语)
日本語(日语)
Deutsch(德语)
Русский язык(俄语)
بالعربية(阿拉伯语)
Türkçe(土耳其语)
Português(葡萄牙语)
ภาษาไทย(泰国语)
한어(朝鲜语/韩语)
Français(法语)
©2020 荷兰华人新闻网 http://hlhx.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