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半导体霸权”走向新战局日本的技术成功在特朗普政权下行得通吗? ...

2025-9-15 12:49| 发布者: 荷兰华人新闻网| 查看: 32| 评论: 0|原作者: 长内厚(新潮社)|来自: 雅虎日本

摘要: 日媒:“半导体霸权”走向新战局日本的技术成功在特朗普政权下行得通吗? 作者:长内厚(新潮社) 来源:雅虎日本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再次上台,全球半导体行业将再次迎来动荡时代。拜登政府推行的“对华包围 ...

 

日媒:“半导体霸权”走向新战局日本的技术成功在特朗普政权下行得通吗?

作者:长内厚(新潮社)         来源:雅虎日本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再次上台,全球半导体行业将再次迎来动荡时代。拜登政府推行的“对华包围圈”战略被迫从根本上重新考虑,日本的半导体复活项目也站在重大的十字路口。长期关注半导体行业变化的早稻田大学商学学术院经营管理研究所教授长内厚先生,将为我们解说现在的动向和日本所处的位置。

 

 

◆美国第一改变半导体版图

 

预测半导体行业未来发展的最大要点是美国在第二次特朗普政权下所处位置的变化。

 

拜登政权下,美国的半导体政策是通过将日本、韩国、台湾卷入的“芯片4”框架来包围中国。

 

但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美国以外的国家全部都是竞争对手”的态度在半导体政策上也不例外,实际上在半导体方面也有可能征收200%甚至300%的关税的说法。关税启动时,此前一直是“伙伴”的日本、韩国和台湾也很有可能成为对象。

 

半导体世界原本是一个技术变化剧烈、“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的行业,很难在中长期预测的基础上实施战略,但随着特朗普政府这一变数的加入,前景越来越不乐观。可以说透明度越来越高了。

 

◆英特尔的挑战与局限

 

特朗普政权“美国优先”的举措之一就是围绕“英特尔”的政策。政府提出了收购英特尔10%股份的直接投资方针,软银也以与之同步的形式宣布向英特尔投资约3000亿日元。

 

支持AI事业不可或缺的最尖端半导体的国内生产,但美国能否量产2纳米级最尖端半导体,其实现的可能性仍存在疑问。

 

目前,能够制造出电路线宽为2纳米(20亿分之1米)的最尖端半导体的只有台湾的TSMC和韩国的三星电子,现在日本的rapidas也正在努力加入其中。今年7月,有报道称rapidus成功试制了2纳米最尖端半导体的核心部件晶体管,但实际实现量产还需要一段时间。

 

英特尔也一样,要说美国能马上制造出最先进的半导体,恐怕是做不出来的。考虑到投资时间,特朗普政府的任期可能更短。

 

英特尔还有与台积电不同的结构性弱点。台积电自己不进行半导体开发,只专注于承包半导体的制造,是完全纯粹的“代工”。也就是说,与半导体开发竞争保持着距离。英特尔本身就是半导体研发厂商,所以英特尔的竞争对手绝对不会向英特尔订购半导体产品。AMDNVIDIA等竞争企业很难将生产委托给英特尔。

 

结果,英特尔半导体工厂的生产量依赖于本公司的产品,很难获得“大量生产带来的成本优势”,这对于半导体制造获得利润至关重要。

 

◆向三维进化是关键

 

另一方面,半导体技术开发正进入新的阶段。当今平面领域的精细化竞争已见极限,下一个焦点是三维化。10纳米、5纳米、3纳米、2纳米,半导体的微细化在不断发展,但二维的开发竞争总有一天会达到极限。竞争的舞台就转移到了三维空间。

 

三维,也就是“堆叠”这一后期工程的技术变得非常重要,这也是台积电、三星或者rapidas目前正在致力于开发的领域。

 

用于数据保存的“半导体存储器”已经将这种积层技术实用化,用于相机的索尼CMOS图像传感器也采用了在背面粘贴控制芯片的技术。

 

皮达斯的前途还很困难,但作为“最新加入”也有好处。那就是能够以现在最新的技术水准为基础,构建生产线的结构。不受现有设备的制约,从零开始构建最适合制造最先进半导体的工厂,可以说是后发优势。

 

◆拉皮达斯的成果与课题

 

被誉为“日本半导体复兴的象征”的rapidus,成功试制出了2纳米晶体管,我真的觉得很了不起。能够证明我们能够制造出最先进的2纳米半导体,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但技术上的成功和商业上的成功是两码事。皮达斯虽然拥有优秀的技术人才,但问题在于缺乏经营人才。关注有关rapidus的报道,经常听到“吸引了优秀的工程师”的说法,但很少听到在市场和销售领域确保了优秀人才的消息。

 

实际上,我在和rapidus的企划负责人谈话时,有过这样的对话:“关于战略,我考虑了咨询顾问。”把事业上的成功交给咨询师真的能获得吗?出现这样的词语,不得不让人感到rapidas“文科人才的弱点”。

 

◆顾客至上的JASM

 

相比之下,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是由TSMC和索尼出资,在熊本设立的JASM Japan Advance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pidus首先实现了2纳米这一最先进技术的开发,并尝试以此为起点将其分解为商业计划,而JASM正好相反。

 

在日本享誉世界的汽车产业中,现在最需要的其实不是最先进的半导体,而是28纳米的半导体。还有索尼这样强大的客户。现在,JASM生产的半导体约有8成面向索尼。

 

索尼吸引TSMC、向JASM出资的背景中,有几年前半导体不足的经验。索尼可以自己生产CMOS图像传感器的核心部件“传感器芯片”,但控制传感器的“逻辑芯片”则从台积电采购。

 

目睹全球半导体不足的索尼在“即使能制造传感器芯片,但如果没有逻辑芯片,就无法生产产品”的危机感下,考虑了TSMC的引进。顺便说一下,由于竞争对手三星两种芯片都是内部生产的,因此作为“敌人的敌人”,索尼和TSMC找到了共同的利益。

 

◆中美关系决定行业未来

 

我分析认为,最终决定半导体行业走向的是中美关系。在对中国的战略中,如果想要封锁尖端半导体技术的开发,那么“必须保护”日本和台湾的半导体产业的想法就会增强。

 

但是,如果中国掌握了足够的半导体技术实力,日本和台湾的发言权就会相对下降。

 

有趣的是,拜登政府的“圈地战略”可能反而刺激了中国的创新。

 

“既然不能从美国企业那里购买半导体,那就只能自己制造”,这种想法反而可能激发了中国国内的创新。

 

在特朗普政权的情况下,中国有可能走向“对方在中国也附加条件出售”的方向,实际上,中国认为“与其勉强自己做不出来的东西,还不如从美国买回来更快”。我认为,也有可能放弃开发身体。

 

◆制造业的系谱与日本的可能性

 

世界制造业的主战场,20世纪以美国为中心。转移到日本,转移到韩国,转移到台湾,这样的地域正在转移。考虑到这个趋势,现在台湾有优势也是很自然的趋势。

 

但重要的是技术和经验的“积累”。棒球,只要看了说明书,准备好道具就能学会吗?这也不是马上就能学会的吧。要想进步,必须实际体验教科书上没有的各种情况,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技巧。半导体方面,美国有教科书和工具,但没有相关经验。台湾的优势在于经验的积累。

 

日本半导体的复兴,重要的不是技术上的突破,而是综合性的事业战略。产品制作不仅要单纯地生产产品,还要考虑如何将生产出来的产品卖得更好。这就是所谓的“商业”,技术力的单点突破总有一天会达到极限。

 

在动荡的半导体行业中,日本能占据什么样的地位,不仅取决于技术实力,还取决于战略思考和经营能力。皮达斯在技术上的成功确实很有意义,但能否将其转化为事业上的成功,才是今后日本半导体复活的“真正试金石”。

 

 

长内厚,京都大学经济学部毕业。1997年进入索尼株式会社后,从事商品企划、技术企划等工作,历任商品战略担当事业本部长,后赴京都大学研究生院业务留学。博士学位取得后,历任神户大学副教授、索尼株式会社外部顾问等,2011年起任早稻田大学副教授。2016年任现职。通过经营学解读世间各种现象,开设YouTube频道“长内的房间”并发布信息。最近著有《半导体逆转战略:探讨日本复活所必要的经营》(日本经济新闻出版)。

 

 

 

作者:长内厚(新潮社)         来源:雅虎日本

0人已打赏

0条评论 32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英语)
日本語(日语)
Deutsch(德语)
Русский язык(俄语)
بالعربية(阿拉伯语)
Türkçe(土耳其语)
Português(葡萄牙语)
ภาษาไทย(泰国语)
한어(朝鲜语/韩语)
Français(法语)
©2020 荷兰华人新闻网 http://hlhx.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