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韩国半导体供应链与中国和美国的关系 作者:坂口孝则 来源:雅虎日本 韩国和日本在半导体行业将如何发展?(图片:image mart) 半导体业界又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 美国特朗普政府对韩国的三星电子、SK海力士以及美国的英特尔等世界知名半导体制造商,在向中国国内工厂供应美国制造的半导体设备时,将大幅收紧相关规定。提出了方针。 到目前为止,这些企业获得了“综合许可”,也就是所谓的“脸面通行证”一样的特殊许可(如果表达不恰当,请见谅)。 这相当于美国政府的一纸保证书:“你们公司值得信赖,所以在向中国工厂引进设备时,不必一一详细申请。” 但是,根据8月29日(当地时间)美国联邦官报发表的内容,美国商务部的产业安全保障局(BIS)要废除这个“一揽子许可”,所以情况并不乐观。 在官报上刊登120天后就会开始实施,所以我认为剩下的时间并不多。 ▲话说回来,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背后的中美霸权之争 这一话题的根源是美国的对华半导体战略,可以追溯到拜登政府时期的2022年10月。 当时,拜登政府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国半导体制造商出口高性能制造设备,以防止中国获取半导体尖端技术并将其用于军事或掌握世界高科技霸权。。 不过,当时对三星、SK海力士、英特尔等已经在中国国内运营大型工厂的跨国企业给予了一定的照顾。 就是“经过验证的最终用户(Validated End User, VEU)”制度,也就是刚才提到的“一揽子许可”制度。 考虑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和全球供应链的稳定,突然关闭所有的水龙头是不现实的,应该有这样的判断吧。 但是,此次特朗普政府的措施从根本上推翻了“例外”和“考虑”。 从VEU名单中删除这些企业意味着“不再特别对待了。今后要和其他企业一样,每出口一件设备,都要得到我们的许可”,这无疑是极其严厉的信息。 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BIS)估计,这项措施每年将增加多达1000件的出口许可申请。 这不仅仅是手续复杂的问题。 每一项申请都要经过严格审查,审批下来的时间也变得不透明。最坏的情况,也很有可能得不到许可。 企业的生产计划会不会从根本上动摇呢? ▲供应链专家哀叹“不可计划”的噩梦 在这里,我想从供应链的专家,以及像我们这样的采购和采购专家的角度,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一位供应链专家这样评价这项措施。 “这是导致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分裂的决定性一击。对企业来说最可怕的是‘无法制定计划’。半导体工厂的设备投资是需要花费数年时间的一大项目。我们根据将什么装置、何时何地放入的精密计划而行动,实行逐件许可制意味着该计划的前提全部崩溃,这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我认为完全正确。 我们这些对采购和采购工作抱有自豪感的人来说,确保稳定的供应渠道,预测风险并采取措施,才是本事。 到目前为止,有一个叫做“VEU”的粗而稳定的管道。当然,地缘政治风险经常存在于脑海的一个角落,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一定程度的预见性的。 但是,这条管道被切断,今后只能依靠“不知道能不能得到许可”这种细而不确定的输液管。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制定长期的生产计划和投资计划呢?对于现场的人来说,这真的是很头疼的问题。 “又要开始与美国政府堆积如山的申请文件搏斗的日子了吗…”,各家公司的采购负责人都在仰天长叹吧。 他们的骄傲不仅仅是买便宜的东西。不要停止生产活动,这是企业的生命线。为此,要设想所有的风险,反复进行粗俗的谈判和调整。这次的措施,可以说是对他们专业精神的巨大挑战吧。 ▲三星和SK海力士拥有的“巨大炸弹” 受此措施影响最严重的是韩国半导体企业。 三星电子在中国西安拥有全球最大的NAND闪存生产基地,在苏州拥有半导体后工序(封装)工厂。 SK海力士在中国国内拥有无锡的DRAM工厂、重庆的封装工厂以及从英特尔收购的大连NAND工厂等3个生产设施。 这些工厂正是他们全球战略的核心部分。生产的半导体供应世界各地的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和数据中心。 这一措施将使这些工厂极难引进最新的美国制造设备。这意味着什么? 也就是说,工厂的技术水平很有可能会过时。 几年后,它可能会成为一个无法生产最先进半导体的“盒子”。此前投入的巨额投资甚至有可能成为泡影。我是这么想的。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也表示,“将与美国商务部密切沟通,协商将对企业的影响降至最低”,但说实话,并不乐观。 这已经不是一个企业努力就能解决的问题了。在国家间的力学中,不就是被巨大的旋涡吞没的状况吗? 最大限度地受益于全球化的半导体产业,现在正被地缘政治这一巨浪从根基上动摇。 这则新闻再次提醒我们时代的巨大变化。我是这么想的。 坂口孝则评论员。采购顾问、供应链讲师、演讲者 作者:坂口孝则 来源:雅虎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