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中美之间的“平衡空间”将持续收窄……“战略模糊”难获美国欢迎 ...

2025-8-20 13:23| 发布者: 荷兰华人新闻网| 查看: 22| 评论: 0|原作者: 朴钟午(记者)|来自: 韩民族日报

摘要: 韩媒:中美之间的“平衡空间”将持续收窄……“战略模糊”难获美国欢迎 作者:朴钟午(记者) 来源:韩民族日报 2024年10月17日,在位于首尔市钟路区的峨山政策硏究院,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韩国研究主任车维 ...

 

韩媒:中美之间的“平衡空间”将持续收窄……“战略模糊”难获美国欢迎

作者:朴钟午(记者)        来源:韩民族日报

 

 

20241017日,在位于首尔市钟路区的峨山政策硏究院,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韩国研究主任车维德(Victor Cha)出席主题为“韩-北约合作:走向务实合作”的外交与安保论坛并发表讲话。(图片来源:韩联社)

 

有观点认为,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全面加征关税等“美国优先”政策并非短期现象,将在较长时期内延续。同时也有建议指出,在中美博弈加剧的背景下,韩国企业应在保持中立的基础上谋求切实利益。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韩国研究主任车维德(Victor Cha18日在 SK 集团主办的“利川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看待盟友与伙伴的范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一新范式在未来三到四年仍将延续。”

 

车维德指出,美国以往的政策骨架——与盟友的互惠合作、公共产品供给以及价值导向外交——在特朗普政府时期发生“180度转向”。美国回归一种更“交易主义”的逻辑,即以“贸易收支”和“防务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5%”为参照,向盟友提出具体回报要求。

 

他称:“韩国企业可以在一年后的美国中期选举之后再决定是否将工厂迁往美国,但选后大局恐怕不会出现太大变化。若特朗普所倡导的美国再工业化取得成功,其政策影响力将更为持久。”他提醒企业,“不要指望当前政策会很快消失”。

 

关于政策风格,车维德评价说,特朗普政府“在战略层面可被预见,但在执行层面则常表现为不可预期的战术性操作”。换言之,美国的政策目标清晰——例如实现贸易顺差、推进制造业回流、以关税收入减轻国内税负、引导美元走弱等——但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路径与手段往往难以预测。比如,美国一边对华实施半导体出口限制,一边又以提取对华出口额的15%作为条件,允许英伟达等企业出口 H20 等特定芯片,即属于典型案例。

 

车维德强调:“对韩国而言,在特朗普政府期间,夹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的空间将更加狭窄。‘战略模糊’在美国并不会受到欢迎。”换言之,美国很可能要求韩国政府更加明确地参与对华制衡。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中国分析中心常务主任钱镜则建议:“当前中国强调自立,追求多层次、多极化的世界秩序。在这一背景下,坚持原则性中立与战略性自主,将是韩国企业的最优选择。”他提出,韩国企业需要在尽量不卷入中美政治冲突的前提下获取实际利益,并补充说:“将生产布局多元化,向中国以外的亚洲、北美及其他中立性市场延伸,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218日,在首尔市广津区华克山庄酒店举行的“利川论坛2025”上,SK海力士首席执行官郭鲁正发表开幕演讲。(图片来源:SK集团)

 

在随后的讨论环节,朴锡中(音,新韩投资证券投资战略部门长)表示:“未来两到三年,美国将持续压缩中国供应链,韩国企业不能错过这一‘黄金窗口期’。当前应保持强势的中间品出口战略,同时淘汰缺乏竞争力的业务,集中投入未来产业。”尹致远(SK 株式会社外部董事、审计委员会委员长)也指出:“为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突破,SK 集团需要尽快完成投资组合调整(业务结构重组),并把重心放在执行上。”

 

“利川论坛”是 SK 集团主办的年度论坛,集团旗下首席执行官与内外部专家围绕产业、技术与未来业务进行研讨。今年论坛以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转型为核心议题,在首尔广津区华克山庄酒店举行。

 

当天致开幕辞的 SK 海力士社长郭鲁正提出“人工智能的适者生存”这一命题。他表示:“当下变革的中心正是人工智能(AI)引发的创新。这不是渐进式的改良,而是打破既有框架的破坏式创新。”

 

他强调:“在人工智能时代,海力士是最受关注的企业之一。海力士曾一度濒临倒闭,如今却成功研发高带宽存储器(HBM),足以证明我们有能力跨越难关、持续寻找突破口。”

 

 

作者:朴钟午(记者)        来源:韩民族日报

0人已打赏

0条评论 22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英语)
日本語(日语)
Deutsch(德语)
Русский язык(俄语)
بالعربية(阿拉伯语)
Türkçe(土耳其语)
Português(葡萄牙语)
ภาษาไทย(泰国语)
한어(朝鲜语/韩语)
Français(法语)
©2020 荷兰华人新闻网 http://hlhx.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