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创业精神,韩国冷中国热 作者:金东浩(中央日报记者) 来源:雅虎日本 15年来,我有3次机会见证中国的突破性技术革新。2010年、2018年和2025年。2010年中国以广州亚运会为契机,邀请亚洲媒体介绍发展情况。当时中国展示了大型电子屏幕,并强调“我们也要制造这种东西”。“哦,中国也能做这种东西啊”。没什么好惊讶的。带我去美的总公司看家电产品。超高层建筑压倒了访客,内部陈列的家电产品模仿了三星和LG的产品,非常具有冲击性。当时在韩国,中国产的仿冒品成为了笑柄。如果偶尔出现可以正常使用的电子产品,则称其为“大陆的失败”。 中国当局送给广州采访团的闪光灯又重又大,本想留下,但考虑到诚意还是带了回去。在某个休息日拿出来按了按钮,微弱的灯光亮了一会儿就熄灭了。苦笑着想着“所以是仿制品啊”,处理掉了。但没有想到的是,恰恰在这个时候拉开了中国技术崛起的序幕。 2018年,我有机会再次访问中国。这是中国向外界展示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的场合。从北京到上海、广州、深圳,行程3000公里,令人震惊。访问字节舞蹈总公司的那天,大厅里聚集了数百人,我问了一下,得到的回答是“每个星期一都有入社面试”。这是青年很难找到工作的韩国无法比拟的活跃性。公司里每张桌子上都散乱着写有工学符号和数学公式的便条纸。我的直觉告诉我,中国正在向知识基础经济转型。此后不到一年,字节舞开发的抖音获得了世界性的成功,访问公司时的预感成为了现实。 2018年美国正式开始牵制中国,但中国已经构建了自己的创新生态系统,开始了质的飞跃。2020年前后,中国在无人机、电动汽车和类人机器人领域拥有飞跃的竞争力。受此影响,宝马减少了德国总部的工厂,现代汽车在中国的地位也开始减弱。 被嘲笑为仿冒品的小米成长为生产连苹果都放弃的高级电动汽车的巨大企业。中国的技术崛起以华为为中心沧海桑田。华为不仅在智能手机领域,还在电动汽车、半导体、云计算、人工智能(AI)领域扩张。 韩国看到中国的进展也没有危机感。在中国,技术人员被视为英雄,每年培养出500万名科学技术人才,但韩国却只把人才聚集在医大。在此期间,中国进入了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实物相结合的阶段。随着今年年初中国的生成型AI深度搜索的登场,韩国“井底之蛙”的处境正面临着决定性的分水岭。在左右21世纪技术霸权的人工智能技术领域,韩国将追赶中国。 7月初,我在上海和杭州目睹了这一场景。作为韩半岛和平财团“和平奥德赛”的一员,他访问了深挖创始人梁文锋的诞生地浙江大学等多家创新企业。通过脑波操作的强脑科技的仿生手和仿生脚给失去手脚的中国人带来了自由。深度机器人的四足机器人在电力设备和防灾现场代替了人类。 是什么改变了中国?秘诀是明确的。这是政府强烈的经济开发意志刺激中国人创业精神的结果。这种模式的援助实际上是韩国。但现在在韩国,这种模式实际上已经失效。政治圈陷入阵营理论,不断提出反企业、反市场规制。企业是被限制在规制框架内的管制对象。中国政府彻底发挥仆人式领导能力。如果技术开发有障碍,政府将率先清除。虽然工作时间也有规定,但为了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事实上已经交给了自主管理。 麦肯锡公司认为,韩国20年的低增长是因为加拉帕戈斯式规章制度和企业家精神的衰退。令人绝望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跃进和韩国的衰退趋势似乎很难改变。因为,专注于政治斗争的韩国政界的反企业限制越来越严重,中国当局的仆人领导能力也越来越强。如果现在还想看到希望,政界应该只关注国家利益,集中力量恢复企业家精神。只有让萎缩的企业重新活跃起来,韩国经济才能重新打开道路,才能摆脱沸腾的锅里的青蛙。 作者:金东浩(中央日报记者) 来源:雅虎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