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走进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225个足球场规模推动AI技术自主突围 ...

2025-7-9 06:47| 发布者: 荷兰华人新闻网| 查看: 26| 评论: 0|原作者: 中央日报记者团|来自: 中央日报

摘要: 韩媒:走进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225个足球场规模推动AI技术自主突围 作者:中央日报记者团 来源:中央日报 中国上海市郊青浦区,距离市中心车程约1小时。在靠进湖畔的一片占地1.6平方公里、相当于首尔汝矣岛一半 ...

 

韩媒:走进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225个足球场规模推动AI技术自主突围

作者:中央日报记者团        来源:中央日报

 

 

中国上海市郊青浦区,距离市中心车程约1小时。在靠进湖畔的一片占地1.6平方公里、相当于首尔汝矣岛一半面积的用地上,一辆红色的双节有轨电车搭载乘客往返于湖畔周边。占地相当于225个足球场的园区中,各式各样建筑之间,步行道与草坪交错铺展,景致开阔。

 

从外观看,这里仿佛是一所大学校园或微型新城。这里是中美科技霸权之争的最前线,中国尖端半导体技术的核心阵地。这里就是聚集约2.4万名中国顶尖人才的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其典雅的建筑设计仿佛置身高级酒店。

 

位于上海青浦区的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在占地1.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设有无线通信、半导体、云计算等核心技术研究园区。【摄影:张珍煐 记者】

 

2018年中美贸易战全面爆发以来华为不仅挺过风暴,还不断进化。去年,华为创下175兆韩元的历史第二高销售额,在智能手机、电动汽车、人工智能(AI)等领域持续扩张,并取得成果。这得益于其在面对美国多方面制裁时,始终坚持“自主技术力量”的战略方向。

 

上月30日,记者访问了练秋湖研发中心,技术强国的野心仍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园区街道上,随处可见宣传“2025旗舰手机创新大会”的广告牌。当被问及是否加班时,接待人员表示“996”制度(9点上班、晚9点下班、每周工作6)在中国已属普遍现象。

 

办公楼内,不乏身穿短袖短裤的员工走动。华为相关人士介绍称,“员工平均年龄为31.6岁,尽管年纪轻轻,但78%的员工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无线通信、半导体、云计算、产品开发等多个业务部门汇聚于此,构成了多元化的研发生态系统”。

 

为了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在设计之初把重点放在优雅的景观与咖啡厅等便利设施的建设。研究人员可乘坐绕湖设置的8站循环电车在园区内通勤。【摄影:张珍煐 记者】

 

全球AI革命的主导者美国英伟达曾连续两年将华为列为竞争对手。如今英伟达正谋求从半导体芯片设计公司转型为AI基础设施企业,意在抢占先进产业的关键点——人工智能相关技术、设备与服务市场的主导权。对此,作为全球最大通信设备制造商的华为也正在迅速应对。

 

华为目前已在多个领域推动AI转型。代表性案例包括:上海瑞金医院的AI辅助诊断系统、深圳港口的无人集装箱卡车、沙特阿拉伯太阳能电站的AI逆变器等。华为相关人士表示,“将AI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关键在于网络技术,华为在该领域具备全球第一的竞争力”。

 

即便在受美国制裁重创的半导体领域,华为也表现出强烈的信心。公司陆续推出结合中央处理器(CPU)与神经网络处理器(NPU)的新型AI加速器、容量达122TB的固态存储设备(SSD)、提升散热性能的冷却风扇等。这些均是构建AI服务器所必需的产品,华为称均为自主设计开发。

 

亲自考察华为产品的韩国产业专家汉阳大学融合电子工学部教授朴在勤指出,“华为正与本国企业一同构建独立的半导体生态系统,这种动向颇具威胁”。他警告称,韩国未来不仅可能面临对华半导体出口量减少,还将面临在全球市场上与技术、价格上均具竞争力的中国半导体产品直接竞争。

 

华为的“生存法宝”便是其在研发上投入的规模。在总员工208,000人中,55%从事研发工作。去年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例为20.8%,远超三星电子(11.6%)SK海力士(7.5%)。其中三分之一的研发资金被投入到数学、物理、化学等纯基础理论领域。金·张律师事务所律师朱浣指出,“韩国不仅在投资方面落后,研究环境也更为不利”,“‘每周52小时工作制’限制下的韩国研发环境实在令人担忧”。

 

若韩国要实现进入“AI三大强国”的目标,必须尽快加强AI基础设施建设。未来资产证券前董事长崔铉万表示,“中国在应用生态系统与基础设施层面展现出压倒性的规模与速度。未来企业如何将AI应用于产业决定其生死存亡,或消失、或跃升为巨头”。

 

 

 

作者:中央日报记者团        来源:中央日报

0人已打赏

0条评论 26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英语)
日本語(日语)
Deutsch(德语)
Русский язык(俄语)
بالعربية(阿拉伯语)
Türkçe(土耳其语)
Português(葡萄牙语)
ภาษาไทย(泰国语)
한어(朝鲜语/韩语)
Français(法语)
©2020 荷兰华人新闻网 http://hlhx.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