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当众羞辱北约秘书长

2025-6-30 10:49| 发布者: 荷兰华人新闻网| 查看: 28| 评论: 0|原作者: 风雨如歌|来自: 卢克文工作室

摘要: 特朗普当众羞辱北约秘书长 作者:风雨如歌 来源:卢克文工作室 6月25日,荷兰海牙的北约峰会上,记者席鸦雀无声。 镁光灯下,特朗普放下矿泉水瓶,说出了一句震惊全场的话:“他刚才确实很亲热地喊‘爸爸,你 ...

 

特朗普当众羞辱北约秘书长

作者:风雨如歌           来源:卢克文工作室

 

 

625日,荷兰海牙的北约峰会上,记者席鸦雀无声。

 

镁光灯下,特朗普放下矿泉水瓶,说出了一句震惊全场的话:“他刚才确实很亲热地喊‘爸爸,你是我的爸爸’。”

 

听到这,身后的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和国务卿卢比奥,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特朗普口中叫自己爸爸的,不是别人,正是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

 

 

虽然吕特否认这个说法,说他的原意是,在欧洲有时会听到各国问“美国还会和我们在一起吗?”,就像小孩在问爸爸,“你还会留在家里吗?”。

 

从这个角度来看,吕特只是用了个比喻,并非真的称呼特朗普为爸爸。不过呢?特朗普一口咬定,吕特真的对自己喊了“爸爸”。

 

发布会上吃豆腐还不够,北约峰会的尾声,白宫官方网站又添了一把火,发布了一则视频,标题赫然写着:《爸爸回家了:总统特朗普参加2025北约峰会》。

 

画面中,特朗普大步穿过长廊,两侧的欧洲领导人如同等待分糖果的孩童。

 

这一刻,西方同盟的内部裂痕,暴露无疑。

 

 

特朗普对吕特的羞辱还不止于此。

 

峰会开始前,身处“空军一号”的特朗普,在“真实社交”平台上发了个帖。帖子内容是,吕特给特朗普私下发的一条短信:

 

“总统先生,祝贺并感谢您在伊朗采取的果断行动,这确实非同寻常,是其他人都不敢做的事。这让大家都更安全了。今晚您将在海牙迎来又一次重大成功。虽然不容易,但我们成功让他们都接受了5%的份额。你将美国、欧洲乃至世界带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时刻。你将完成数十年来没有任何一位美国总统能达成的成就。欧洲将为此付出巨大代价,这是他们应得的,而这将成为你的胜利。”

 

本来,私底下吹一下彩虹屁,也正常。

 

但特朗普竟然公布短信,就很尴尬了。吕特过于讨好特朗普的态度,令不少欧洲的“反特朗普人士”感到反胃,差点把隔夜饭都吐出来了。

 

公布他人短信十分不礼貌。若非对方是美国总统,吕特恐怕早已断绝往来。

 

因此,当记者追问时,吕特只得强作镇定地表示:“完全没问题,我所说的一切都是事实。”

 

特朗普连续两次羞辱吕特绝非偶然。自202411月胜选以来,他一直要求北约成员国,特别是欧洲国家,必须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5%

 

这一要求的潜台词,是让欧洲国家采购更多美国军火,变相收“保护费”。

 

此次海牙峰会,特朗普的核心诉求,就是推动各国接受5%的军费目标。

 

问题在于,5%这个比例实在离谱。

 

当前,北约国家平均军费占比仅为2.1%,即便是最高的波兰也才4.1%。骤然提升至5%,意味着国防预算要翻一倍乃至两倍。

 

须知,欧洲经济已陷入长期停滞。

 

2008年欧盟GDP16.5万亿美元,到2024年仅增长至19.41万亿美元,增速缓慢。尤其是西欧国家,1%左右的微增长乃至0增长已成常态。

 

为了维持各种支出,各国不得不大量借债,欧盟各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平均超80%。财政拮据之下,哪有余力大幅增加军费?

 

因此,西班牙在峰会前就明确反对5%的目标。

 

西班牙的军费占比仅1.28%,是北约各国中,军费支出比例最低的。

 

若按5%的新标准执行,增支压力最大。

 

西班牙的反对理由也很充分:作为欧洲最西端的国家,俄罗斯威胁遥不可及,增加军费干嘛?倘若俄军强大到有能力打到西班牙,增加军费就更没意义了。

 

反对者不止西班牙。

 

西欧和南欧国家的军费开支,占GDP比例较低,且越往西越低;东欧和北欧国家占GDP比例高,且越往东越高。

 

9个低于2.1%平均线的国家,全部位于西部和南部,德法等国也只是勉强达标。和西班牙类似,他们大幅增支的压力也很大,西班牙实际扮演了他们的嘴替。

 

即便这些国家如数缴纳“保护费”,特朗普也不见得会履行保护义务。

 

在飞往海牙的专机上,有记者问特朗普,“美国是否仍坚持北约第5条款”?

 

北约第5条款,是整个《北大西洋公约》最重要的条款,它规定“对任何成员的攻击,应被视为对所有人的攻击”,是北约组织的存在基石。

 

历届美国总统,都会在上台初期,一再承诺坚持“北约第5条款”,特朗普第一任期也不例外。但来到第二任期,特朗普的态度变了。

 

他这样回答记者的提问:“这取决于你的定义,北约第5条款有很多种定义。”

 

特朗普的态度,明显对北约第5条款出现了动摇。

 

所以,此言一出,西方舆论立刻炸了。

 

既不愿交钱,交了钱也未必获得保护,老欧洲自然更抵触增加军费。分歧如此严重,以致于不少媒体预测,峰会可能连联合宣言都无法达成。

 

为化解僵局,作为北约秘书长的吕特,提出了折中方案。

 

他建议把5%的支出比例,拆分成两部分,主体是3.5%的传统军费支出,也就是军人工资、装备等;剩下1.5%,是基础设施、安全、推动创新等“泛军费支出”。

 

吕特的方案还建议,5%的目标将在2035年达成。

 

不得不说,方案明显有糊弄特朗普的意思。

 

所谓“泛军费支出”,不就是玩了个文字游戏,把其他领域的支出算入军费?还有达标时间,要到2035年,十年后的事情,谁还说得准?

 

那时候美国总统都不是特朗普了。

 

这份方案获得了各国认可,但特朗普是不高兴的。更令他不爽的是,吕特竟然给予了西班牙豁免权。

 

北约峰会的联合宣言,需要每一个国家同意才能发表。

 

但西班牙死活不同意5%这个比例,为避免无法发表联合宣言的尴尬场面,吕特同意,西班牙不必遵守5%的比例,只需达到2.1%

 

西班牙可以豁免,别的国家会不会也要求?那特朗普的“5%”计划还怎么实现?

 

现在你知道,特朗普为啥要吃吕特的豆腐,甚至当众羞辱吕特了吧。

 

但双方的矛盾,远不止军费支出比例那么简单。

 

 

北约的核心构成,是美国与欧洲。

 

当下的特朗普政府,与欧洲存在两大根本性分歧,首当其冲的,便是意识形态对立。

 

特朗普奉行右翼保守主义,而欧洲的主流政治生态,明显偏向白左。

 

20252月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万斯发表了一场极具火药味的演讲。在19分钟的发言中,他通过三个典型案例对欧洲现行政策进行了猛烈抨击。

 

第一个案例,是202411月的罗马尼亚总统选举初选。

 

胜选者乔治斯库,是疑欧派,引发欧盟的强烈不安。

 

在欧盟施压下,罗马尼亚宪法法院下场干预,宣布选举结果无效,重新举行。

 

第二个案例,是一名英国退伍军人在堕胎诊所50米外发表反堕胎言论,只是言论,没有任何其他实际行为,仍遭到警方逮捕。

 

第三个案例则是慕尼黑会议前夕,德国发生一起由非法移民制造的驾车冲撞事件,造成数十人伤亡。

 

三个事件,分别折射出欧洲在极右翼势力、堕胎政策及移民问题上的立场。万斯指出,欧洲的做法既违反自由原则,又背离民主精神。

 

演讲结束后,万斯特意会见了德国选择党领袖魏德尔,却刻意回避了与德国总理舒尔茨的会面。

 

万斯的一系列举动,被视为特朗普对欧洲的意识形态宣战。

 

随后,双方的对抗迅速升级。

 

首轮交锋围绕罗马尼亚总统重选展开。

 

为确保特朗普支持的候选人无法胜出,罗马尼亚选举委员会在候选人登记阶段,就PASS掉了18位参选者,仅保留威胁性较小的候选人。

 

不出所料,亲欧派的尼索尔·丹成功当选。

 

随后的阿尔巴尼亚大选中,特朗普支持的阿尔巴尼亚民主党再次铩羽而归。

 

最令特朗普震怒的,是法国“国民联盟”领袖勒庞被禁止参选公职5年。

 

331日,法国法院认定,“国民联盟”领袖勒庞,挪用公款罪成立,5年内不得参加选举,这会令她直接错过2027年大选。

 

作为欧洲议会的议员,勒庞每年可以领到一笔几万到几十万欧不等的补贴,按规定,这笔钱只能用于雇佣欧洲议会的助理。

 

但勒庞的“国民联盟”太穷了。

 

由于长期被排斥,“国民联盟”既无多少官方资源,也缺乏大金主捐助,经费捉襟见肘。所以,勒庞就把欧洲议会的这笔补贴,拿去给党内工作人员发工资了。

 

类似做法,在欧洲议会属于常态,再说,连法院的判决都说得很清楚,勒庞没把银子揣进自己腰包。把勒庞的行为裁定为挪用公款,多少有些牵强附会。

 

舆论普遍认为,这是建制派对勒庞的政治迫害。

 

作为欧盟核心成员国,法国的地位举足轻重。若能扶持勒庞当选法国总统,将是特朗普阵营在欧洲的重大胜利。然而法国法院的一纸判决,粉碎了这一可能性。

 

愤怒的特朗普立刻表示,“这听起来像这个国家(美国发生的事),非常像。”

 

简单来说,特朗普认为,勒庞被禁止参选5年,和自己被民主党迫害属于同一性质。

 

不过,特朗普在欧洲战场并非全无斩获。

 

6月举行的波兰总统选举中,他支持的疑欧派候选人纳夫罗茨基以微弱优势获胜。原本作为独立候选人的纳夫罗茨基胜算渺茫,波兰最大的右翼政党法律与公正党,因党内实在找不到合适参选人,才勉强支持纳夫罗茨基。

 

既是勉强支持,提供的资源必然有限,纳夫罗茨基阵营士气不高,选情一度被看衰。

 

但就在大选前一个月,特朗普在白宫会晤了纳夫罗茨基,公开表态支持,最终促成纳夫罗茨基实现逆转胜。

 

第二个重大分歧,是乌克兰问题。

 

特朗普政府对乌援助态度消极,白宫吵架后,其对泽连斯基的观感进一步恶化。

 

尽管3月中旬美国恢复了与乌克兰的情报共享,但这更多是权宜之计。事实上,特朗普政府始终在寻找机会,对乌克兰进行敲打。

 

比如49日,特朗普公布的“对等关税”清单上,乌克兰商品要被征收10%的关税。要知道,乌克兰对美国的贸易是逆差,特朗普照收不误。

 

而俄罗斯长期对美顺差,理应征收“对等关税”,却被豁免了,连以色列都没有豁免的待遇。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对乌克兰的一贯支持。

 

20222024年的历届北约峰会都将“支持乌克兰”列为核心议题。今年海牙峰会,欧洲的态度也不例外,想把乌克兰问题作为最重要议程。

 

但美欧的巨大分歧,导致《联合宣言》出现显著变化。

 

2024年北约峰会的联合宣言,长达38条,其中8条直指俄罗斯,明确将其定性为最大威胁,谴责其“入侵乌克兰”的行为,并要求俄方承担全部战争责任。

 

另有4条点名中国、伊朗、白俄罗斯和朝鲜,指控这些国家“支持俄罗斯”。此外,还有一个“附件”,内有6条专门阐述对乌援助的具体内容,包括经济、政治、军事、财政和人道主义等方面,比较详细。

 

而本次海牙峰会,联合宣言全部内容仅有5条,是历届峰会最短的。

 

不仅删除了对俄罗斯及其他国家的点名批评,关于乌克兰的表述也大幅缩水,仅保留一句“盟国重申其持久的主权承诺,即向乌克兰提供支持,因为乌克兰的安全与我们的安全息息相关”。

 

如何支持,支持哪些方面,都没说,毫无实质性内容。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透露,由于特朗普不希望与泽连斯基“坐在同一张桌子上”,泽连斯基未被安排参加正式议程。

 

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加上乌克兰问题的分歧,使得特朗普政府对北约充满敌意,连带着对秘书长吕特也态度不佳。所谓5%的军费比例要求,本质上是刻意刁难。

 

对特朗普而言,北约早已不是“跨大西洋同盟”的象征,而是一笔需要重新议价的生意。

 

强推5%军费目标,是逼迫欧洲为这笔生意买单:要么掏钱买美国军火,要么承受安全承诺“缩水”的现实。

 

经济停滞、社会矛盾加剧的现实,让德法等国既无力也无意愿继续充当美国的钱包。

 

老欧洲的挣扎,暴露了它的根本性困境:既无法摆脱美国的控制,又无法真正实现防务独立。吕特对

0人已打赏

0条评论 28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英语)
日本語(日语)
Deutsch(德语)
Русский язык(俄语)
بالعربية(阿拉伯语)
Türkçe(土耳其语)
Português(葡萄牙语)
ภาษาไทย(泰国语)
한어(朝鲜语/韩语)
Français(法语)
©2020 荷兰华人新闻网 http://hlhx.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