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专家指出,美国在军事上与中国对抗也不会迎来和平 作者:William Hartung(福布斯) 来源:雅虎日本 过度担心和渲染中国军事威胁的行为在美国政坛已成为一个小产业。无论是在数字上造假,还是在与中国相比夸大美国制造业和科技的缺陷,来解释为什么一个预算比美国少2.5倍的国家能够快速增长,传递的信息都是一样的——美国在数字上有优势。要想在军事上与中国匹敌,就必须投入更多预算,做更多努力。但实际上,“美国的国防开支远远超过中国的预算”,美国国防部前审计员多布扎克海姆说。 另一方面,《华尔街日报》针对这两个超级大国的相对经济实力做出了令人兴奋的论述,认为在船舶建造、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和关键原材料领域,中国已经或即将掌握主导权。刊登。那篇报道的结尾是这样的。“如果美国面临重大冲突,就像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一样,需要重新调整产业和劳动力。 但是,安全保障不仅仅是生产能力的问题。例如,它在降低核战争风险方面没有太大意义。美国估计拥有3700枚核弹头,而中国只有680枚。 中国近年来确实增加了核武储备,但美国为了与之对抗而进一步增加核武储备,将是对有限资金的误用。2022年,美国罗格斯大学气候科学家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仅100枚核武器的小规模核战争也会对地球的粮食生产能力造成重大损害,从长远来看会造成超过50亿人伤亡。弄清楚了。 人类生存的关键不在于储备核武器,而在于寻找外交手段来阻止毁灭世界的战争永远发生。考虑到这一严峻的现实,美国国防部开发新一代核武器正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 与中国展开军备竞赛需要巨额费用,但其目的是什么?美中围绕台湾的战争,即使没有发展成核战争,对所有相关国家来说也将是一场灾难。两大阵营都会蒙受巨大损失,对整个世界经济,特别是台湾经济造成严重打击。也不能保证两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间的战争不会发展成为全面的核战争。 美国政府与其花时间准备与中国的台湾战争,不如把时间花在寻找防止战争的方法上。这意味著与中国就台湾未来的地位及其实现方式达成共识。正是这种理解构成了50年来维持台海和平的“一个中国”政策的基础。 如果对中国的产能感到担忧,解决方案就是投资于增强美国经济,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和传染病大流行等威胁人类生存挑战所需的资金和人力进行军备竞赛。不是投入战争。应对这些新的全球威胁需要合作而不是对抗中国。中美不需要成为最亲密的关系,但我们需要了解如何保护各自的人民免受我们所面临的最紧迫的威胁,这不是建造核武器、航空母舰和机器人武器所能解决的问题。 与中国建立关系需要新的方法,而不是让人联想起冷战时期,更不用说二战时期的政策。既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世界,就不应该拘泥于只会增加战争可能性的过时思维。 作者:William Hartung(福布斯) 来源:雅虎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