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5分钟,行驶520公里”中国打破中国纪录 作者:中央日报(韩国) 来源:雅虎日本 因“电池崛起”而掌握电动汽车市场主导权的中国企业的攻势非同寻常。世界第一大电池企业中国CATL公开了充电5分钟可行驶520公里的电池。这距离3月世界第二大电池企业、世界第一大电动汽车企业中国比亚迪公开充电5分钟可行驶400公里的充电技术仅一个月。有分析认为,韩国企业如果不加快全固态电池等新一代技术的开发速度,将无法压倒中国企业。 据汽车业界透露,CATL在23日开幕的上海车展之前举行的活动中公开了充电5分钟可行驶520公里的第二代“神行电池”。神行电池在零下10度的低温下15分钟可充电80%。CATL只介绍说,在普通的快速充电单元上结合了额外的辅助电池组,加强了性能和行驶距离,但没有透露具体技术。此前,中国电动汽车企业BYD上月推出了电压1000伏、功率1000千瓦的兆瓦级充电系统。充电5分钟可行驶400公里。 仅从速度来看,中国企业的充电技术远远超过其他企业。在韩国,现代汽车集团拥有基于E-GMP(电动汽车专用平台)的800伏特超快速充电技术。现代汽车“ioniq 5”、“ioniq 6”等如果利用超高速充电站,充电约18分钟可行驶388公里。特斯拉的增压器可提供约320公里的里程,充电15分钟,功率可达250千瓦。CATL和BYD推出的快充技术比现代汽车和特斯拉的快充速度快3倍以上。 LG能源解决方案公司总经理金东明在上月20日举行的定期股东大会上表示:“5分钟充电技术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他表示:“为了快速充电,需要使用铜等更多的材料,电池价格上涨,但如何处理费用是重要问题。”大德大学未来汽车系教授李浩根(音)表示:“大功率充电技术要想同时满足效率性和安全性,必须以电力供需和基础设施改善为前提。需要克服的技术、制度课题很多。” 实际上,如果要安装超高速充电器,就必须进行设置新电力网的基础设施工程。即使想利用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也会在短时间内消耗大量电力,因此需要设置能量储存装置(ESS)等,还会产生追加费用。中国的情况也一样。目前,全中国共有32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站。比亚迪计划新建4000个可超高速充电的充电站,但需要投入天文数字的费用。 由于电动汽车需求停滞,韩国主要企业无法避免赤字。SK集团电动汽车充电事业SK电气去年的销售额为511亿韩元,同比增加34%,但同期营业损失从145亿韩元扩大到181亿韩元。LG电子22日宣布,将退出电动汽车充电器业务。 在这种情况下,韩国电池企业关注的是下一代技术。LG能源解决方案、SK on、三星SDI等韩国企业正致力于全固态电池等新一代技术的开发。全固体电池火灾和爆炸风险低,能量密度高,可实现高电压、高输出功率,被称为“梦想电池”技术。业界认为,率先将该技术商用化的企业有可能成为改变游戏规则的企业。 作者:中央日报(韩国) 来源:雅虎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