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在父母之邦背后插刀?她们永远用仇视甚至刻毒的眼光盯住自己的祖国 ...

2020-3-22 13:53| 发布者: 荷兰华人新闻网| 查看: 475| 评论: 0|原作者: 郭松民|来自: 独立评论员郭松民

摘要: 为什么要在父母之邦背后插刀?她们永远用仇视甚至刻毒的眼光盯住自己的祖国作者:郭松民 来源:独立评论员郭松民01  去国多年,并再嫁了一位美国外交官的华裔女作家严歌苓,最近又突然活跃起来。  没有听说过她 ...

为什么要在父母之邦背后插刀?她们永远用仇视甚至刻毒的眼光盯住自己的祖国
作者:郭松民   来源:独立评论员郭松民


01

  去国多年,并再嫁了一位美国外交官的华裔女作家严歌苓,最近又突然活跃起来。

  没有听说过她是谁的,只要知道2011年,张艺谋拍摄的电影《金陵十三钗》是根据她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就可以了。

严歌苓

  《金陵十三钗》传递理念有两个:

  一是处女比妓女更高贵,妓女可以牺牲,处女就应该保护;

  二是只有洋人才能成为中国人的保护者、拯救者,所以中国应该对西方感恩,并温顺地接受保护。

  从任何意义上说,《金陵十三钗》都只能算是一种半封建、半殖民地文艺,可偏偏受到推崇,严氏虽早已入籍美国,但就像前两天突然爆红的“澳籍跑步女”一样,每次来中国都自我感觉良好,也有无数拥趸高接远送。
  
02

  这次疫情,远在德国柏林的严氏也不甘寂寞,写了一篇流传颇广的文章《借唐婉三字:瞒,瞒,瞒》。

  在这篇文章中,在中国赚了大钱,但对抗疫毫无贡献的严氏,却拽出一副逆向种族主义的口吻,把疫情造成的灾难,归结为中国人喜欢“瞒”——

  “中国人遇事‘瞒,瞒,瞒’,我干过,你干过,她/他干过,我们都干过,不是吗?”

  “多少人还被瞒着,就死了,以死来告诉你,真相绝瞒不住。”

  在国内,作为严氏VIP级的拥趸,以“日记”爆红的女作家方方,则第一时间发表了一篇呼应严氏的“日记”《3月16日:借陆游三个字:错,错,错》。

方方

  方方在“日记”中奉承道,严氏的“直觉好极,她抓准了这次疫情从初始而演变为灾难过程中最重要一个字:瞒。”并借题发挥说,“拆解开整个疫情发展的关键点,你会看到‘瞒’字无处不在。”

  善良的人们可能会觉得她们也许是在批评官僚主义。但是,当你看到美国朝野正在毫无根据地指责中国隐瞒疫情,企图对中国来一次大讹诈,目前已有42%的美国被调查者表示中国应该支付因疫情产生的费用时,你还会这么认为吗?

  中国在抗疫的过程中,采取的一些限制人员流动、聚集的措施,严氏称之为“罪孽”。

  “罪孽在贯彻时,由于人性的局限,一层层的罪孽叠加,到了最底层,就成了封门,殴打,饿死不到两岁的孩子,冲散一家人聊以消磨的牌局,并逐个加害。”

  不能否认基层存在管理手段简单甚至粗暴执法的问题,这是需要批评和改进的,但这毫无疑问是少数和局部的问题,难道能够因为这些问题存在就把这场可歌可泣、挽救了无数中国人性命,并为人类战胜疫情做出了决定性贡献的抗疫斗争称为“罪孽”吗?

  难道只有无所作为,任由疫病肆意流行,猎杀成千上万的无辜民众,才能称为“恩泽”?

03

  抹黑了中国的抗疫斗争,严歌苓似乎觉得还不解气,又以“我所居住的柏林是一个拒绝遗忘的城市”为由,暗示现代中国是一个堪比迫害犹太人的纳粹德国一样的罪恶所在,朝正在艰难地进行着两线作战——一边抗疫,一边反击西方反华舆论和政客的诋毁——的父母之邦的后背上,狠狠地插了一刀!

  很难想象这两位名利双收的名女人内心深处充满了怎样的仇恨?看她们的文字,就会觉得她们永远不能快乐,永远不能感受到幸福和阳光!
  
  她们永远用仇视甚至刻毒的眼光盯住自己的祖国,似乎祖国所取得的任何成就都是对她们的伤害,只有在祖国遭遇挫折和不幸时她们才能感受到片刻快意。

  有人说要对她们进行“包容”,好,那就让他包容吧,也让她们在仇恨中继续去哭泣、去诅咒吧,祖国将蒸蒸日上,她们则终将沉沦!



作者:郭松民   来源:独立评论员郭松民

0人已打赏

0条评论 475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英语)
日本語(日语)
Deutsch(德语)
Русский язык(俄语)
بالعربية(阿拉伯语)
Türkçe(土耳其语)
Português(葡萄牙语)
ภาษาไทย(泰国语)
한어(朝鲜语/韩语)
Français(法语)
©2020 荷兰华人新闻网 http://hlhx.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