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的进步可以说是一日千里,深圳的创新发展也在如火如荼,相较之下,香港的不温不火看似有些跟不上步伐,然而不论是习近平主席在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庆祝活动上发表讲话中七次提及香港,推进香港充分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还是在刚刚闭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中央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中央将进一步支持香港巩固提升竞争优势,都在深刻预示着香港已经迎来了大有可为和大有作为的重要发展机遇期。 借助国家厚爱,为香港引入源头活水。十九届五中全会刚刚闭幕,昨日(3日),由特首林郑月娥带队,率领运输及房屋局、食物及卫生局、创新及科技局、政制及内地事务局、财经事务及库务局等五名局长经深圳前往北京,开始了为期3天的访京行程,目的就是为了商讨有关中央如何进一步支持香港经济复苏的措施,相信通过此次访京,定会为香港带回一系列优惠政策,为香港经济复苏保驾护航。 瞄准国家所需,为香港搭建互补平台。“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近日《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发布,推动香港中医师在内地公立医院机构执业,鼓励香港注册中成药进入大湾区市场。这正是国家为香港搭建华丽转身的平台,国内的创新药起步晚,缺乏相关人才,香港中医师人才数量庞大,具有国际化的渠道优势;大湾区有强大的产业基础和完整产业链,香港拥有国际领先的生物医药研究水平和信誉良好的优质医疗服务体系,在大湾区中医药事业建设方面,香港与湾区其他城市具备互补性强的明显优势。目前,深圳已有8家诊所是由香港中医师开设,相信通过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这个数字将呈现倍数增长。 结合国家所指,为香港开辟广阔天地。“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也明确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实际上,香港长期以来都在积极参与国家重要的科研项目,今年发射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中就融合了香港的科技元素,香港理工大学作为香港唯一拥有航天任务实战经验的高等院校,理大的科研团队积极参与到内地的科研团队中,共同完成了国家历史性的火星探测任务。香港除了拥有多所高水平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外,金融、商务、法律、知识产权等服务业发达,可以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合作与人才引进聚集的枢纽角色,随着大湾区建设的推进,香港完全有条件发展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背靠国家,是香港抵御一切困难挑战的底气所在,融入内地,是香港发挥所长的舞台所在。香港全社会都要认识到新时代赋予香港人新使命,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融入国内经济大循环、踊跃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搭上国家的快车,香港经济复苏必然指日可待,香港未来发展必定前景广阔! |